2009年2月15日
星期

重庆渝北:让老百姓享受文明成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15    [打印] [关闭]
    

    据新华社重庆2月14日电(记者黄豁 王晓磊)走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美丽的城区:一条条街道宽敞洁净,一幢幢楼宇多姿多彩,一片片绿地的馨香沁人心脾,一汪汪湖水透明清澈……这里就是刚刚获得“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的重庆市渝北区。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渝北区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已取得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全国文化先进区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成为我国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的开放之窗、文明之窗。

    说起22年前的渝北区,老市民们直摇头:“那时候渝北区叫做‘江北县’,城区里房子破旧、街道狭小,又脏又乱,就像一个小镇。”

    自1987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开始,渝北区启动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探索“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宜居舒适、社会有序和谐”的文明发展之路。22年间来,渝北区历经了5套领导班子,但创建工作没有因领导变更而变更,始终保持了连续性。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渝北区大力完善道路交通、水电气供给、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并投巨资建成了一大批文化、旅游、休闲等便民工程,倾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经过多年努力,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渝北城区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平方公里左右,增加到了目前的80多平方公里。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小县城,现在已成为环境优美的宜居新区。2009年新年伊始,渝北区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区,实现了西部直辖市重庆“零的突破”。

    文明创建培育出的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目前渝北区多项经济指标均名列重庆前茅。随着西部首个内陆保税港——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成立,作为其重要区域的渝北区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渝北区委书记周旬说:“今天的渝北,已从贫穷落后的‘江老幺’,成为勇立潮头、快速发展的‘领头羊’。”

    在创建过程中,渝北区坚持“为民创建、利民惠民”的理念,在创建活动中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近年来,渝北区广泛开展万名干部“献爱心、送温暖、排民忧”活动,每年筹资2000万元扶贫济困;在背街小巷划出4000多个摊位,解决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构建区、镇街、村居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2008年,渝北区新改建绿地448万平方米、新建公园33个、增设电子指挥设施79套、清除“牛皮癣”710万平方米,解决群众举报投诉和督查督办问题5916个,市民投诉由最高每周115件下降到1件至2件。

    正是“创建为民”的理念,赢得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渝北区,200多个志愿服务小分队、近10万名专业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院坝村落,为城市文明默默贡献力量。69岁的老志愿者程朝文被称为“牛皮癣斗士”,常常清早五点就带上小铲子、小水桶、钢丝球、涂料瓶等“四宝”,在社区内清除非法小广告,不计报酬,终年如此。他说:“创建文明城市是为了大家好,我也应该出点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