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6日
星期
调查显示,80%医生认为:

争利机制阻碍双向转诊实行

本报记者 董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16    [打印] [关闭]
    在新医改方案中,双向转诊又再次被重点提及,然而,这个重要的机制操作起来却难实现。本报和医生专业网站丁香园近期的联合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医生支持双向转诊的实行,认为小病在基层、大病入医院是很合理的安排。但是他们也都认识到,不理清各级医疗机构的利益和义务关系,该制度也只能是雾中花水中月,看起来很美而已。

    双向转诊概念的提出几乎和医疗机构分级一样“古老”,但长期以来都只停留在理论上。新医改方案表明,政府试图通过调整医疗资源分布来缓解卫生领域的矛盾,也为进一步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在城市发挥社区作用,在农村重建乡、村功能,从而达到病前预防和病后分流的双重目的。这无疑是非常好的改革思路,而其成功则有赖于双向转诊的顺利实现。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报和丁香园网站发起此次调查。截至发稿前,本次调查有1371名医生参加。按照医疗机构分,来自三级及以上医院的占到近六成,二级医院的占近三成,社区医院及乡村诊所的占一成多;按照职称分,住院医师占四成多,主治医师占三成多,其余则是副主任医师及以上。

    调查中,81%的受访者支持对病人依据病情所需双向转诊。这一态度和如下事实形成鲜明对比:仅有20%的医院有规范的转诊标准和转诊流程。

    医生们认为,正是双向转诊的不顺畅导致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小诊所门可罗雀的局面,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降低了治疗品质。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双向转诊的实行?81%的人认为根子在“医院自负盈亏争夺病人,该转不转”上。

    有医生说,不管小诊所还是大医院,都是独立的利益体,钱都是从病人那里来的,谁也不想把钱主拱手送走。

    丁香园网站上就曾有帖子爆料称,一个乡镇卫生院在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情况下,给一位60岁病人开刀治疗肠穿孔,结果造成该病人死亡。该帖在论坛里引起广泛的讨论。有人就指出,手术的丰厚经济收入阻止了乡镇医院向上级医院转诊的意愿,也断绝了老人的求生之路。

    另外,一些医生在调查中表示,当前我国并没有很好的责任识别办法,三级医疗机构各自为法人,谁也没有义务替别人分担和着想。“你愿意送,别人未必愿意收呢。真出了问题,算谁的?”

    从患者角度说,由于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大医院,人们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再加上治病本身就有趋高倾向,病人不选择去小医院、小诊所,从而缺乏向上转的病源和向下转的条件。很多医生认为,恢复基层医疗机构的荣誉非常关键。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受访医生提出,如果要想双向转诊真正水到渠成,政府和社会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理顺上下的利益关系,使之有动力或者压力把病患合理的安置。

    除了加大投入、改变卫生机构争利外,一些医生建议,政府须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规划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分布,同时利用报销等杠杆手段做引导,使得不同的病流向不同的医疗机构。

    事实上,各地也在实践,比如社区医院由大医院办,上下一家人,有钱不外流,有责任也好认定,如大庆油田总医院和北京西城区医疗卫生共同体等。

    调查中,四分之三以上的医生认定如下情况需转诊: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各种危、重症患者经救治后病情稳定或缓解,进入疗养康复期;各种恶性肿瘤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病人等情况应该向下级医院转诊。各种急性中毒,原因不明或症状严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病情较危重者;各种急性损伤,且伤情严重者等情况则应该向上级医院转诊。

    本报北京2月15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