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
叫卖“剩余人生”的意义
人生也可以买卖?最近一个名叫陈潇的女孩在网上发帖,宣称把自己的下半生交给网络;她开网店,公开给自己的时间定价。“你们来安排我的生活吧,我会把过程拍下发到网上,让大家知道:我完成了你们的任务。”
陈潇是否接受别人的某项安排,都需经过网友决定,因此陈潇的网站热闹非常。证明自己遵守承诺后,顾客越来越多,任务也千奇百怪:去大学门口拍照、买火车票、吃过桥米线、给乞丐送饭……
现实中的陈潇曾四处漂泊、工作不定,不肯屈就不喜欢的事情,于是采取了最极端且无聊的方式,竟然于此处找到了“意义”。
一个酷爱自由的人,经多年挣扎,发现追求自由有很多磨难、要付很多代价,不如由别人安排生活更省心。这种逃避心理却无意中成为生存方法,有点无奈又有点讽刺。
女士热捧“经济适用型男”
金融危机之下,手头拮据,有人买房的目标从“宽敞气派型”改变成“经济适用型”,最近媒体报道,不少女白领的择偶目标也纷纷从“金龟婿”变成了“经济适用型男”。不少女白领还推出实用攻略,希望升级为“经济适用型太太”。
在网络上兴起的“经济适用型男”热潮中,女白领们将心目中的形象代言人选为“沙和尚”。原因是“他们是好儿子、好员工,最具潜质好老公、好父亲”。而女白领对于“经济适用型男”有更为具体的描述:“不吸烟、不喝酒、不关机、不赌钱、无红颜知己等。分布范围:教育类、IT行业、机械制造、技术类等。月薪:3000~10000元。首付能力:可以。”
随着“经济适用型老公”追捧潮流一起涌现的择偶心理可以理解为,该“经济适用型老公”,虽不及“金龟婿”那般气派响亮,但他们对老婆、孩子和这个家有责任感,令人放心。
毕竟,经济不景气,婚姻家庭更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感,特殊时期,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濡以沫啊。
我们需要情人节吗?
情人节一到,媒体上理性的评论家告诫情侣们,别傻乎乎自己伸头挨店家狠狠一刀,为爱犯傻不值得。
也有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碰了软钉子,比如很想和他借机庆祝,可他却回过来一句冷冰冰的话:“情人节有什么好过的,我们根本不需要啊。”事后抚慰说,两人感情好,天天都过节嘛。
话虽没错,可是也想两人拥有一个特别的日子。过情人节,需要那么多理由吗?
如果不愿意应景过情人节伤害了某些人追求浪漫的心理需要,那么不妨另外找一个拥有特别日子的计划,比如选择相识纪念日、结婚周年等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意。
或者,情人节这一天也可以静下来梳理一下感情、审视一下现状、打理一下未来,对双方也许都是很认真的表现哦。
优秀生是“啃老族”的主力?
有媒体报道,根据一些医院的心理门诊和心理咨询机构调查发现,一些平时在学校成绩好的“优秀生”出现问题的几率高于普通学生,而且这些优秀生有很多后来还成为“啃老族”的主力。
“啃老族”主角并非总是差生,似乎有点出人意料。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学习不好,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只能靠父母。然而调查表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啃老族”,在学生时代因为成绩优秀,总是能够赢得同学和老师的喜欢,甚至常常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在他们踏上社会时,依然“自恋”,以为最好的工作自己会送上门来。然而发现事与愿违,于是他们难以接受,索性不工作,在家“啃老”。
貌似悖论,不认为自己有多优秀的人反而踏实肯干,而优秀生往往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社会上能伸不能屈。这和人自身心态的不断调整有很大的关系,如何在工作中摆正自身位置,是更需要学习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