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差干部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这年头,奖励先进的各种“十佳”早已司空见惯,惩戒后进的各种“十差”也并不鲜见,只不过棒子大多打到单位头上为止,直接把棒子打到有名有姓的干部头上,或许倒能算是一种“创新”。评选“十佳十差”中层干部,据说是济宁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在我看来,评选“十差干部”除了与“十佳干部”形成反差明显的“对称美学”之外,充其量只是一种浅层的表达方式更新而已,无关乎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根本。
出乎意料的是:“十差”评定,据说对济宁广大干部的冲击之大“出乎意料”。一时间,机关干部惊呼“狼来了”,查干部作风动真格的了。可是,这“十差干部”其实都是已经受到法律制裁和纪律处分的“死老虎”。我不得不怀疑,究竟是当地干部的心理承受力大有问题,还是为了配合烘托政策效果的有意图“假摔”?
“十差干部”评定,被质疑为是打“死老虎”;事实上,即便不是“死”的,那也注定只能打苍蝇不能打老虎。“十差干部”是通过内部确定的方式产生,拥有确定权的人才是真老虎。再者,评定“十差”也没有一个真正科学的固定标准,永远都是主观大于客观。
我倒无意简单斥责评定“十差干部”是在作秀,只不过,靠树立所谓反面典型来震慑干部,多少都有些一厢情愿。“十差”也好,“百差”也罢,永远都是: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在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十差”名单之前,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所有人也都会认为比自己差的人多了去了,只要还有人垫底自己就不用怕进“十差”。说到底,评“十差”要么是一种多余的事后“鞭尸”,要么就是只对极少数倒霉蛋有效,而不可能作用到所有干部身上,自然也不会产生普遍意义上的威慑力。最有可能出现的连带效应是:下次公布“十差干部”前可能会多很多窥探者和说情者,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