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两会,哪里有机会“抢话筒”
于是,年年总有“抢话筒”的新闻出来。今年广东“两会”上又冒出抢话筒的新闻了: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两会”上叫一位来自基层的女代表发言,并且说,“我今天要不点名让你发言,你哪里有机会‘为民请命’啊,下次来开会,你可要学会抢话筒,把群众心声大声说出来!”
从表象看,抢话筒就是争夺发言权,更深层也可以理解为争夺话语权。在一个决定本国、本省、本市、本县和本镇重大事项的会议上,大家不抢话筒,都沉默无声,这样的会还有什么开头,这样的会开还不如不开——开会时吃、住、用都是要花纳税人的银子的。所以,会议最好是掀起争抢话筒的高潮,这样才热闹,这样才能开出一个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圆满的大会。
从代表、委员履行职责的角度看,也很有必要抢话筒,选民选你做代表就是要为选民谋利益,你要为民谋利、“为民请命”,就要把选民的呼声传达到大会上,传达到决策层,争取选民的利益得以实现。这样看,一个不抢话筒的代表,不算是一个合格的代表;一个不抢话筒的代表,是对选民不负责任的代表。
另外,抢话筒表明会议很民主,说话并非“按资排辈”,大家自由竞说,民主气氛好。所以,媒体抓住抢话筒做文章,而领导也喜欢拿抢话筒来显示自己开诚布公、倾听意见的姿态。由是,抢话筒成了大家都乐于接受的现象与话题。
可惜的是,我从汪洋的话里又看出了“抢话筒”里别样的东西。你要此时、在这里不抢话筒,你在别的时间、地点就没有机会“为民请命”了。即,在别的时间地点没有话筒,更不要说抢与不抢。所以,趁这个机会,赶紧表达意见。
如果将“两会”上的“抢话筒”比喻成表达利益诉求、为民请命的话,为什么离开了“两会”,就“你哪里有机会”了?
如果不是汪洋点名,这位基层代表“哪里有机会”说话,说明即便在两会上,要直截了当、当面请求地“为民请命”的机会也不多。而在别的时间地点,没有话筒为你准备着,你如何能“为民请命”?就是为自己请命恐怕也找不到一个“话筒”。可见这“话筒”在“两会”上就已经少之又少,成了“抢手货”,在“两会”以外的时间、地点更是成了“稀缺品”。
仿佛每到每年“两会”时,我们才想起“参政议政”,“两会”一“圆满地落下帷幕”,我们也就忘记了或是没有机会“参政议政”了。因为,现实中我们找不到,或是很少能找到“话筒”,那么,你喊破天也没人理。
这样想想,我真的不觉得关于“两会”“抢话筒”的现象与报道有多么鼓舞人心。如若在现实之中,我们想为自己请命或是为民请命连找个“话筒”也是“哪里有机会”的话,那么,“两会”上话筒抢得再激烈,哪怕是抢得打破了头,也不值得欣喜。
何况,还有些人早已将“抢话筒”当成面对面媚上的绝好机会,当成政治表演、学术表演、露脸表演、口才表演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