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0日
星期
助学贷款,我选择的自立方式
(征文选登之八·高职院校)

生活的本质源于内心的动力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郑芬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0    [打印] [关闭]
    在2006年夏天,身无分文的我踏入大学校门,有期待,但更多的是憧憬与忧虑。国家关心教育,大家帮助我、关心我,我从心底里感激,但心情并没有因此有丝毫的轻松,反而觉得有种无形的东西压迫着我,因为我成了一个被特殊关注的对象。

    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年,我申请了国家贷款和助学金,虽解决了学费问题,但在生活上还是得到不少同学的关照,于是有意无意地我开始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喜欢一个人待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那便是教室,在那里没有充满同情的目光,有的只是一摞厚厚的课本,那是我所能摆脱内心脆弱的最好途径。

    大一的那段期间,我的内心都快要麻木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生活情景教育,使我充实起来。我逐渐认识到,我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克服困难。在学习上加把劲,并正确找到了勤工助学的途径。我明白一味靠经济救助无法根本解决问题,甚至会助长精神贫困的发生。资助是暂时的、外在的,它可以缓解困难但不能根本解决困难,我必须学会自立和自强。

    我努力奋斗着,先是在学习上有了重大突破,由大一的挂科,伴随着失望、伤心,到后来的奋起,到后来大二班里的第三名,到如今的第二名及三好学生,再接着修完专业中级证及公共营养师高级证,甚至还报考了自学升本……

    在面临最后一个学期的生活时,面对残酷的就业形势,我所要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贫困生择业心理障碍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压力,特别是其求学期间背着非常沉重的贷款包袱。在最后一学年里,我通过勤工俭学、实习,完成专业所有等级考试,我希望通过努力能顺利毕业,为就业做好基本的准备。三年的国家经济扶持给了我这样一个信念:劳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从踏入大学时的那个乡下小女孩,为学费发愁,生活处处碰壁,学习远落后于人,到慢慢学会靠勤工俭学解决生活费,刻苦学习,积极面对生活的大三学生。那是一段艰辛的路途,更是一段内心挣扎的过程,我不仅读懂了生活的表层,更领悟了内心的真谛。生活的本质源于内心的动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