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1日
星期
学生参与热情受困于场地不足、花费高昂和教育观念落后——

高校发展冰雪运动要抛弃功利心

本报记者 慈鑫 亓树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1    [打印] [关闭]
    哈尔滨举办大冬会,使当地大学生对冰雪运动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过,这种热情并非因大冬会才兴起,记者在哈尔滨高校采访时了解到,冰雪运动在大学生中一向很受欢迎,但大学生参与冰雪运动,却受到场地不足、花费高昂和一些学校教育观念落后等方面的困扰。

    孙可是东北林业大学二年级学生,他在进入大学之后才接触滑冰。学滑冰让孙可吃了不少苦头,但学会之后,孙可越来越喜欢滑冰时那种类似飞翔的感觉。

    孙可介绍说,自己的很多同学都是在大学滑冰课上从零学起,在一次次跌倒爬起的过程中学会了滑冰。同学们普遍感觉,初学滑冰时要克服心理恐惧,虽然也难免受些皮肉之苦,但大多数同学都对体验滑冰有一种强烈的冲动。

    孙可说,每到冬天,学校就会在操场上浇注冰场。课余时间,冰场上会聚集很多同学滑冰,不管滑得好不好,每个同学都能在冰上找到乐趣。

    而学校开设滑冰课则是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在冬天充分参与体育锻炼。黑龙江大学体育部主任李明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如果学生不会滑冰的话,将在冬天失去最主要的体育运动方式。

    在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滑冰都是学生的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冬天,学生每周将至少上冰一次学习滑冰,期末,学校还将进行滑冰技能考试,考试分数将计入学生的体育课成绩。

    尽管带有一些强制色彩,但李明智介绍说,八成以上的学生都对学习滑冰很有兴趣,滑冰课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要超过足球、篮球等热门体育运动。

    李明智说,滑雪课更受学生欢迎。2002年,黑龙江大学开始试办滑雪选修课,这是国内首个开设滑雪课的高校。没想到,滑雪课深受学生欢迎。不过,受到师资、设施等方面的限制,黑龙江大学的滑雪课每年只能招收两个班、共五六十名学生,很多学生通常提前一年就开始打听和预约滑雪课,但仍旧很难选上。

    在黑龙江大学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高校也开始开设滑雪课,学生同样趋之若鹜。

    “滑冰热”和“滑雪热”在哈尔滨高校盛行,但中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却不是这样。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冰雪分会就设在黑龙江大学,李明智是分会的秘书长。李明智表示,中国北方地区幅员辽阔,但现在只有30多所高校加入了冰雪分会,这些高校包括东北三省和新疆,而同样适合开展冰雪运动的华北、西北的许多高校却没有加入冰雪分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这些高校对大学生冰雪运动的态度。

    李明智不无担忧地说,在中国北方这些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原本雄厚的地区,青少年远离冰雪运动的趋势正在加重,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更应该重视冰雪运动。

    李明智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在黑龙江大学每年对新生进行的第一堂滑冰课上,通常只有来自南方的学生无法在冰上站稳,但现在,就算是来自东北的学生也一样站不住。对于现在的中国大学生体协冰雪分会而言,从大学生中发掘和培养优秀的冰雪运动员已经是一个空想,因为冰雪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工作还做得很不够。

    李明智说,要在中国北方高校推广和普及冰雪运动还存在一定困难。滑冰、滑雪都属于高消费的体育运动,一两百元一双的冰鞋,对于贫困学生不算便宜。滑雪就更贵了,在哈尔滨周边的滑雪场,一天的滑雪费用在200元左右,以一周两堂课计算,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根本无力承担。黑龙江大学目前是以向学生出租冰鞋、与滑雪场合作、校方补贴一部分费用的方式,降低学生滑冰、滑雪的开销,据此计算,学生租滑冰鞋的费用为每次4元,滑雪的费用是每次60元,对于不少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花费仍显得昂贵。

    李明智表示,在高校开展冰雪运动还要改变学校管理者的体育教育观念。国内高校开展夏季运动项目的热情都很高,因为夏季运动项目较为普及,大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比赛成绩也较好。容易为高校拿成绩、争荣誉。而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低、整体水平也低,目前,中国普通大学生也难以产生高水平冰雪运动员。因此,高校需要放弃功利心,才能做好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

    本报哈尔滨2月20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