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1日
星期
新疆一农场中学向外来务工人员“摊牌”——

不承包土地,孩子休想上学!

学生家长:学校实施这种规定,是强加于人
实习生 吕思思 本报记者 刘冰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1    [打印] [关闭]
    “想上学?必须让你父母种我们农场的地!”班主任的一席话让兴致勃勃前来报名的王晓磊顿时犯蒙了。

    据了解,这是新疆农十二师五一农场五一中学针对本农场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所实施的一项新规定。

    2月15日,是该农场五一中学开学的第一天,初一(4)班的王晓磊却迎来当头一棒:班主任发给他一份通知并告诫说,如果还想在本校继续上学,就必须让其家长在所在的连队承包一块地种,并盖上连队公章以示证明。否则,王晓磊将不能留在学校读书。

    看着班里其他同学领了新书后开心的样子,王晓磊哭了……

    和王晓磊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学校其他年级的37名学生。

    “孩子还这么小,不上学怎么能行?”得知消息后,家长们个个心急如焚。

    为了不落课,曾在学校初二年级(1)班就读的王名花向一名高年级同学借了旧课本,在父亲还没凑齐包地的租金前,她要先在家自学。王名花说,她担心几天不上课,自己会跟不上其他同学。

    家长张副刊告诉记者,因为这两三年在农场包地亏了本,他打算先打点儿零工,等明年再做包地的打算,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竟影响到了孩子上学。

    学校:学生想上学,除非父母包地

    几天来,家长们设法与学校及所在住区的管辖连队领导取得联系,希望能让孩子继续回校上学。可领导和学校的态度非常坚决:“除非再包农场的地种,否则,一切免谈!”

    “这是逼着我们去承包农场的地啊!”从家长提供的一份通知证明上,记者看到这样的内容:某年级某班同学,家长某某在我场工作,承包土地多少亩,由连队单位盖章。

    “不承包?就意味着孩子上不了学;承包吧,这两年承包地一直在亏损。”这两天,家长们心里极为矛盾。

    “这些上不了学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长期居住在我们农场,但户口都不在本地,今年他们的父母都没有再承包本农场的地,也就是说没有为农场再作贡献,所以不能接受他们的子女上学。”五一中学校长田笑颜告诉记者。

    田笑颜解释,五一中学是企业办学,是农场为解决本地职工子女教育问题而集中办学点,一些没有为农场作任何贡献的外来人员子女是不能入学的。

    田表示,她也是在今年开学初才接到上级团部机关的通知,所以只能按指示办事。

    “现在已经开学了,让我们临时到哪去找学校呢?如果早早通知,我们也好筹足钱去包地啊。”学校的这一规定让许多家长措手不及。

    为了让孩子早日上学,在几次与农场周边其他学校联系无果后,家长黄女士向街坊邻居东拼西凑了6000元先作为承包农场土地的押金。当黄女士终于松了口气时,女儿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回学校上学。

    “她说怕被同学嘲笑,看来这次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不小的伤害。”黄女士满面愁容。

    家长们纷纷表示:学校实施的这种硬性规定,是强加于人。

    农场:这一做法并不违规

    “谁办学谁受益!”五一农场教育科科长李指南认为,五一中学是五一农场投资办的,并没有承担社会义务服务的能力。

    李指南说:“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农场包地一两年后,就不再承包,而去周边城市打工,孩子却仍在农场学校上课。如此,不断有外来务工人员来承包土地,其子女也要在农场学校上课。时间一长,造成学校的学生人数只增不减,目前,学校很多班级的人数都达到50多人,甚至出现桌椅板凳都摆到了教室后墙根的现象,对维持课堂纪律和保证学生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

    李指南透露,春季刚好是种地的季节,经农场上级领导研究后规定,具备上学条件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本农场户籍的学生;另一类是外来户籍学生,其家长必须为本农场服务。

    对于五一中学的这一规定,新疆兵团农十二师教育局副局长徐江表示,几天来一些家长也多次向教育局反映过,但五一中学的做法并没有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虽然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但只是倡导接收农民工子女。

    “是倡导不是强制!”徐江再三强调。他说,户口只要在本团场的学生都有资格入学。但随着新疆兵团团场的发展,以及团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外来农民工都来新疆“淘金”,并将自己的子女接到新疆团场上学,这无形中给学校增加了不小的教育压力。

    徐江透露,据他了解,在五一中学的1600多名学生中,有54%的学生是农民工子女,而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可其中一部分学生的父母并没有为团场服务。为了缓解学校压力,学校是不得已才这么做的。

    “五一中学的这一规定并不违规!”徐江再一次强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