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真能让国产动画咸鱼翻身?
一部《喜羊羊》,真的能让国产动画咸鱼翻身吗?
“喜羊羊”“灰太狼”,知名度超过“米老鼠”
“2009年祝你:家庭美羊羊、生活沸羊羊、工作喜羊羊、周末懒羊羊,身体灰太狼、身材红太狼。丑年漂亮,牛气冲天。”春节期间,这条祝福短信“袭击”了无数手机。凭借影片的热映,喜羊羊、灰太狼成为“动漫明星+时尚热词”。郭德纲也在段子里调侃:“你要是喜羊羊,我就是灰太狼。”
没有千万元的投资,没有复杂的制作技术,也没有《功夫熊猫》那样炫目的“中国元素”,仅仅是一群小肥羊与一只大灰狼斗智斗勇的故事,就让不少年轻白领神魂颠倒。甚至还有人被“灰太狼”在老婆面前的任劳任怨所打动,发出“嫁人要嫁灰太狼”的感慨。
豆瓣网上出现灰太狼小组,天涯论坛上讨论《喜羊羊》的帖子也已垒成“高楼”。目标观众一向锁定“低幼”的国产动画片,头一回成为一种大众流行现象。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新一代中国孩子心目中,“喜羊羊”和“灰太狼”的知名度已经超过世界级卡通明星“米老鼠”。“《喜羊羊》这个动漫产品有很多跟当代信息衔接的通道,这是它成功的地方。”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说。
缺乏创意,国产动画挺不直腰板儿
长期以来,中国动漫人由于“缺乏创意”而始终挺不直腰板儿。虽然我国动画片的年加工能力为两万至三万分钟,但国产动画片的市场需求仅有5000至6000分钟。《功夫熊猫》等令国人大掏腰包的国外动画片大都出自中国人的手笔,但创意与故事却是别人的,我们所做的只是“来料加工”。
2008年下半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动画课题组一项关于青少年动漫需求的调查显示,虽然我国动画片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七成受访者认为国产动画片“情节低幼”,认为“人物形象不美”的占63%,认为“角色少个性、缺少灵动”的占51%。另外,国产动画片说教多、动感不自然、音乐差、节奏拖沓、配音差……以至“最喜爱的十大动画角色”,国产动画形象无一入选。
“市场小收益就小。备受期待、耗资1.3亿元、耗时5年的国产三维动画大片《魔比斯环》,只有不到200万元的票房收入,这迫使国产动画片大都走中低成本路线,包装、宣传费用都不够。”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认为,除了制作水平存在差距,国产动画影片的商业运作也力不从心。
上世纪90年代后,进口的大量外国动画片迅速占据国内动画市场,国产动画片陷入低迷。从明令限制进口动画片的播出比例,到一纸文件将“洋动画”赶出荧屏黄金档,国家对国产动画片的扶持可谓用心良苦。但在专家看来,这些政策“只是在短时间内对中国动画有一定的刺激,不能解决中国动画生产的根本问题”。
“国内动漫机构很着急,努力地生产动漫作品,但真正找到规律的不多。”赵军说。
《喜羊羊》唤起人们对国产动画的信心
《喜羊羊》的成功让“挺不直腰板儿”的中国动漫人为之一振。有业内人士指出,《喜羊羊》最大的价值在于,它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和信心。
从2003年萌发创意,到2009年的“牛气冲天”,31岁的编剧黄伟健已经陪《喜羊羊》走过了5年多,他笑称自己是和《喜羊羊》一块长大的。
在《喜羊羊》的制作团队里,100多名动画师和十几名编剧的平均年龄不超过25岁。“因为自己就是大孩子,最初就没打算做什么灌输。我觉得许多国产动画片没必要那样做,让观众开心之余,表现一些勇敢、机智、友爱的东西,看着舒服就足够了。”黄伟健说,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很多都来自他学生时代的记忆,所以会让同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走上大银幕前,FLASH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3年多,累计播出超过500集。可爱活泼的形象、浅显欢快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让“喜羊羊”和“灰太狼”早已深入人心。从电视到图书,再从玩具到电影,《喜羊羊》的创意核心就是用简单、通俗、不说教的动画故事,打动儿童,横跨媒介,逐步引发家庭性消费。
赵军认为,《喜羊羊》的成功并非偶然。从美国的《变形金刚》、《蝙蝠侠》到日本的《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似乎海外动漫作品在国内总能一炮走红。其实那些作品在原产国,也都经过了从卡通书、电视动画片,再到大银幕的培育过程。
业内人士提醒,孙悟空、花木兰等固然是中国动画人物的精粹,但走出重复挖掘民间神话故事的思维,多创作一些更时尚、更符合现代观众欣赏习惯的动画形象和故事,也许才是中国动画的未来。
影评人关雅荻说,《喜羊羊》让人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动漫产业,“或许有一天,喜羊羊和灰太狼会逐渐成为中国自己的米老鼠和唐老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