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改只有面向普通人时才有意义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意味着什么?虽然我无意落户上海,但还是一时好奇,查到了《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全文。一看不打紧,我惊异地发现该居住证制度是从2002年6月15日起正式施行的。这表明,至少在今年6月15日之前,上海没有一名持证满7年者。因此也意味着,在今年6月前将没有一个人可以符合条件并转为上海户口。当然,6月总要到来。但也要知道,持证满7年并非惟一准入条件。除此之外,“新政”依然设有的门槛包括: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依法在上海市缴纳所得税;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无违法犯罪记录。如此一来,试问可以入户上海的外地人,其几人欤?
当然亦应看到,“户籍新政”并非真的铁板一块。需要真正重视的是该办法所列“优先申办”一项。其对象包括:在上海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本市规定标准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本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则可不受上述相关持证、参保或职称之规定而优先落户。显然,此一款项的对象是很明显的,那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精英阶层。在他们面前,前述所列苛刻条件都不再成为问题,上海“户籍新政”严重向精英倾斜的意味也就再明白不过了。
看来,户籍新政并没有改变向精英阶层倾斜的“良苦用心”。而如果我们愿意延伸,同样也会发现,上海户籍的大门向精英阶层敞开的做法,与其他一些地方“户籍改革”有着一样的诉求,一样的款曲。
中国户籍改革之所以经过多年折腾仍踌躇不前,正是因为政策制订者总是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和一些重要的权利方面,不肯向普通的民众开放。而一种排除绝大多数人的户籍改革,会有多少进步可言?因为说到底,户籍只能是处于社会普通人群或弱势人群的企盼。能否落户,可否享受公平市民待遇,对于他们至关重要。而对于那些掌握着优势社会资源的精英阶层而言,是否有那一纸户口,其实并不是十分要紧的事情。
中国户籍改革不能只走精英化路线,只有当户籍改革能够承载普通民众的期待之时,它才会变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