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5日
星期
西藏民主改革50年

雪域高原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西藏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新华社记者 赵超 李惠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2-25    [打印] [关闭]
    西藏人民会堂前的“民族团结宝鼎”气势宏大,雄伟而祥和。这座2001年由中央人民政府赠送给西藏自治区的宝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现了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

    西藏自治区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地方,除藏族外,还有汉、回、门巴、珞巴、纳西、怒、独龙等十几个民族同胞世代居住。西藏民主改革50年来,各族人民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旗帜,不断巩固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高原大地上谱写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团结新篇章。

    自治促进团结

    西藏那曲地区索县亚拉镇六村桑珠担任村委会主任这一职务已经十几年了,在新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他再一次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多年来,桑珠不断指导群众提高劳动技能,积极引导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在桑珠的带领下,2007年,亚拉镇六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6元,比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200多元。

    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后,西藏各地开始进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普选,翻身农奴第一次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始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人民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在西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一直是干部队伍的主体。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如龙说,目前,西藏自治区现职省级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到了70.42%,全区682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长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86%以上,以藏族为主体的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西藏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让西藏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在政治上享有充分的自治权,这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前提。另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确保少数民族人民享有平等的发展权。

    年轻的强巴云旦是西藏证券拉萨营业部的营销总监。强巴云旦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拉萨,一开始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后来又做起了证券,现在每月的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强巴云旦告诉记者,他这样的收入在拉萨市算是中等水平。“拉萨虽然城市很小,又地处偏远,但生活水平并不低,比如私家车占有率就一直排在全国各城市前列。”前不久,强巴云旦也买了一辆轿车,成了有车一族。

    “这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好。”在西藏,通过自己的双手过上富裕生活的人都会说出这样的话。从1980年开始,中央先后召开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一系列加快西藏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国家直接投资西藏建设项目、中央政府实行财政补贴、全国进行对口支援的全方位支持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格局,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极大地提高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了西藏人民平等和自治权利的实现。

    藏汉互助互进

    1984年召开的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中央提出全国人民对口支援西藏,决定由9个省市和有关部门帮助西藏建设43个中小型工程项目;1994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确定内地14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的44个县,10年内分3期进行轮换;2001年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对口援藏工作在原定10年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的决定,并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扩大对口支援范围。

    援藏干部的到来,带来了内地发达地区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经验,促进了西藏各族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思路,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据统计,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各对口支援单位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更加注重输血型援藏和造血型援藏的有机结合,先后投入援助资金111.28亿元,实施援助项目6056个。

    西藏通过选派干部到对口支援单位挂职锻炼,组织基层党员群众、社会团体到内地发达省市参观学习,开展文化交流、经贸洽谈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对口支援省市与西藏各地的联系,加深了各兄弟民族的了解,增进了藏汉友谊,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和加强。

    对于对口支援,西藏各族人民永远充满感激。同时,西藏也在尽自己所能为内地提供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帮助。西藏自治区水力资源丰富,占全国总量的30%,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近几年,西藏正在实施“藏电东送”工程,力争将更多的电送到内地急需的地区。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过去的一年是西藏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既有天灾,又有人祸,重大事件接踵而至,重大挑战不断出现。这当中,西藏各族人民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用行动诠释了“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含义。

    去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当天晚上,一对汉族父子在拉萨林廓东路被暴徒烧伤。接到急救电话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生洛桑次仁和急救小组成员一起前往现场抢救。在去医院的途中,暴徒开始攻击救护车,洛桑次仁把已经昏迷的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并把头戴的安全帽交给孩子父亲,自己反被暴徒砸伤头部。

    同样是在“3·14”事件中,无党派爱国人士洛桑山丹冒险营救百余汉族、回族同胞,感动了无数人。“我们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洛桑山丹这样说。

    军民亲如一家

    2008年秋季学期即将开学时,西藏大学藏族大学生丹增收到了西藏军区某炮团官兵给他送来的5000元学费和生活费。小学六年级时,丹增因家里生活困难面临辍学。炮团官兵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捐款600多元送到丹增家里,并表示会一直资助他到大学毕业。如今,丹增已上大学二年级了,他只能用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来报答关心他的解放军官兵。

    在西藏,藏族群众把人民解放军亲切地称为“金珠玛米”。军爱民,民拥军,从西藏解放直到现在,西藏人民一直与人民解放军维系着血浓于水的亲人般的情谊。

    解放军进入西藏之初,就“一面进军,一面筑路”,“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积极投身地方建设,奏响了拥政爱民的工作乐章,开创了西藏建设的新局面。

    新的历史时期,西藏驻军始终秉承光荣传统,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西藏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支援西藏经济建设、抢险救灾、促进社会和谐与民族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藏族老人拉吉30年如一日,用慈母般的情怀关心爱护着人民子弟兵。每当新兵入伍来到连队的时候,拉吉都要亲自到部队,用藏族最高礼节给他们献上哈达。在平时的生活中,拉吉也时刻为官兵们着想,每当听说有战士生病了,她都要去部队看望、照顾才会放心,官兵们都把她视为亲人,把她当作自己第二故乡的“老阿妈”。

    不仅是人民群众对解放军充满了深情厚谊,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也一向重视拥军优属工作,帮助解决部队建设面临的实际困难,在安置转业复员官兵和人才就业培训等方面从政策上予以倾斜,长期困扰官兵的住房难、取暖难、吃菜难等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辽阔、美丽、富饶的西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在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过程中,西藏将创造出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