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练习册中的声讯电话:陷阱还是创举?
教科书配套的训练册中出现了168声讯热线号码。近日,一篇题为《小孩子的作业本里,居然有电话陷阱!》的帖子被很多网站、论坛转载,不少网友跟帖,认为这是在利用小孩子的无知,是恶劣的敛财行径。
推出这一热线的江苏南京指南科教图书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新型学习辅助系统,是传统纸质图书以外的一个服务平台,“每月10元封顶”。
有声讯提示的题目不超过10%
据了解,网友反映的这套《练习与测试》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8年6月,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和南京指南科教图书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开辟“空中教育”和“空中‘校园人文行’”的16890168声讯教辅和声讯平台。
江苏教育出版社某编辑室一位姓史的主任介绍说,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响应教育部门提出的将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运用于教育的号召。原先,他们只是在出版社的网站上提供资料下载,但覆盖面不够广泛;同时,考虑到有的家长工作繁忙或文化水平有限,不能辅导孩子,就想出了拨打声讯热线这个办法。
史主任说,这些教辅材料的作者都是一线教师,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确定哪些题目算难题,只有这些题后面才有提示。“一本教辅书上大概有几百道题,但是一些教辅书上只有5至10道难题,一般不会超过10%。”
然而,对此表示质疑的家长也不在少数。“如果能打电话得到最详尽的解答,还要老师干吗?”受访的胡女士认为,老师得教书育人,应该是教育孩子的主角。可这么做的话,“教科书成了主角,老师反倒成了辅助角色。”
指南科教图书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认为,这种看法有些危言耸听,“课堂永远不可能被取代。”他说,电信服务平台不过是课堂的延伸,是学生们学习的“百事通”。况且,目前只是对“相对难的、不容易弄懂的题目,容易混淆的题目”才提供声讯服务。
敛财还是非营利?
“这些印有声讯热线的教辅材料在江苏教育出版社所有的出版物中占的比例很小。”史主任介绍说,他们出版的大部分教材都在江苏的小学、初中使用,省外有很少的学校在用。目前,小学高年级(三年级以上)和初中的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课的教辅材料上印有声讯热线。
“用了才花钱,不用不花钱。”南京指南科教图书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学生们可以通过拨打电话听取解题思路和过程,都是老师讲,很实用。而且,教辅材料的封面、封底或编写说明中都说明了拨打168声讯电话是收费的,即使在拨通电话之后,也会听到语音提示,0.4元/分钟,每月10元封顶,多听不收费。
王女士的孩子正读小学四年级,有时候也会打电话问习题的解法。王女士认为,价格可以接受,“我们没时间给他辅导,有的题目也确实太难。”
指南科教图书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声讯热线如同网校一样,是在传统图书基础上给学生提供的另一类学习方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网友对此表示质疑,“没有强迫性难道就没有诱迫性吗?”声讯电话印到了小学生必须用的习题册里,对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来说,这本身就已经是引导他们拨打电话求解了,“这么赚钱很卑劣”。
“声讯热线的设置从一开始就不以营利为目的。”史主任说,0.4元/分钟的收费相对于其他声讯热线来说很便宜,而且每月10元的最高限额,也考虑到了经济方面的因素。“这比请家教便宜多了。”
史主任表示,2008年开通热线以来,指南科教图书有限公司、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一直在投入,还没有实现赢利,所以“敛财”的说法不正确。
出版社考虑取消
事实上,南京指南科教图书有限公司在2003年就推出了168“教育热线平台”。
2003年7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电信(网通)《家教不出门》教育热线”进行了考察和论证,“一致认为”此项目体现了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由于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很不一样,学生在家学习时,常有一部分家长不能为其提供科学的学习指导或心理辅导。热线的开通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学生的学习不因家长受教育水平高低不同受到影响。”
推荐意见称,热线内容设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用声讯服务的形式开展家教辅导,是直接利用信息产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一种新方式。
因此,“‘中国电信(网通)《家教不出门》教育热线’是国内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创举,对改善我国的家教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为它总结了6大特点并大加赞誉,但跟帖的网友中却鲜有支持者,多数持否定意见。
史主任坦言,推广声讯热线之前,“没有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中做广泛的调查。”但是,教育部门对推行声讯热线没有明令禁止,也没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他们在没有批文的情况下就推行了。
“这是我们考虑不周的地方。”史主任说,但这么做的初衷是好的,“如果社会上反对的声音真的很多,我们也会考虑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