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是高危职业吗?
毕:什么职业算高危职业?在一般人看来,井下采煤是高危职业。现在下井的基本上都是农民工,为了养家糊口,明知风险大,也不得不干。消防也是高危职业。元宵节中央电视台放焰火,把新楼烧了,职责所系,消防战士不能不往上冲。张建勇成了烈士,还有几个战士也受了伤。
梁:我个人认为,高危职业一定要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出现人身意外的概率大,二是后果不可挽回。只有两者在事实上的发生率较高,而且职业回报并没有达到相应高度,才算是高危职业。如果说飞行员、空姐是高危职业,人们就不一定能接受,因为它的风险是建立在高回报前提下的,所以愿意当空姐的趋之若鹜,想当飞行员更难。而愿意下煤窑的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用分析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间的关系,凭常识也能说清这些道理。
毕:说当官也算高危职业,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我感觉说这种话的人,本身就在官场里边,起码也是在官场内外走动的人。这个说法的出现,可能和近几年一些官员被问责有关。因为特大恶性事故,比如矿难事件、毒奶事件的曝光,必须有高级官员承担领导责任,引咎辞职。山西省省长刚到任不久就下去了,给人以不走运的感觉。但不论怎么说,丢掉乌纱帽的风险和煤矿工人、消防战士的生命危险,不在一个层次,不能相提并论。
梁:不论是决策失误,还是失职渎职,发生人为灾难,负责官员引咎辞职,承担法律责任,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应有之义。在中国古代,发生天灾人祸,开明一些的皇帝还要下罪己诏,以平息民怨。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之一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不容许存在不负责任的权力。官员不能只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把责任一推六二五。如果出了大事故,没有高官承担后果,老百姓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毕:还有一些人丢官是舆论监督起了作用。比如深圳市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在酒楼公然猥亵一名为他指路的11岁少女。又比如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抽天价香烟,戴江诗丹顿表,被查出贪污受贿。还有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无视法律,派警察进北京抓记者,引咎辞职不久后又出任沈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再度受到舆论关注,只好休息。有了互联网,官员在公开场合的一举一动,开始受到舆论的监督。网民的热议,使得中国大陆对官员监督严重缺位的局面稍有改观。对此,一些官员同病相怜,物伤其类,引发感伤。把官员说成是“高危职业”,就是宣泄这种感伤情绪的一种牢骚。
梁:发牢骚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个地方非常危险,我早就不想干这个工作了。人有神化自己职业的偏好,愿意强调自己职业的难度和复杂性,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都不难理解。但把中国的官场说成是惟恐避之不及的风险之地,完全不符合事实。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凡人们都想做的事,必是好事。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如今在中国,除去个人的特殊兴趣和偏好之外,官场是中国所有职业中风险最低、收益最高的地方。不然,怎么解释公务员考试会成青年人求职的热点?某大学出现一个处长的空缺,更不知有多少教授去争。你见过下煤窑有这样激烈的竞争吗?
毕:我们谈论官场是不是高危职业,其实并不想和谁达成共识。只是想通过这个说法的流行,判断当今官场的现实和官员的心态。这对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状况或许有一点帮助。买官卖官在中国古已有之,这个传统如今不仅是死灰复燃,甚至是变本加厉。有人之所以要重金买官,就是因为看中了权力的含金量。买官虽然花了钱,但有了权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权钱交易已经成为常态。今天就是加大反腐败的力度,贪腐官员落马的数量加大,被惩处的概率仍然很低,渎职、失职丢官的概率就更低了。当官还是当今中国最滋润的职业。说到底,因为现在还没有一套官员受到公众严格监督、必须向人民负责的有效制度。如果哪一天,中国官场的权力真正受到制约,官员个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履职,那才是中国人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