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表委员座位调整看政治惯例变革
近年来,全国两会已成为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其中的一些细节性变化更是吸引公众的瞩目,因为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细节上的改变往往传递出某些蕴含深意的政治领域变革信息。所以,当代表委员座位调整见诸媒体,立即引发热评,不少人士认为其背后蕴含了重视代表平等参政权益的实质;但也有评论认为,不必过度夸大“代表委员座位调整”的意义,这只是地位平等的第一步,而保障平等参政权功夫则在“座位顺序”之外。
对于两会细节的解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而在民主政治风气渐浓的今天,无论何种解读莫不折射出人们对政治进步的期待。引发笔者兴趣的,并非在于座位调整与平等参政权的关联,而是这种细节性嬗变对于我国传统的政治惯例有何意义。
在政治的各个领域,都流行着相应的政治惯例。所谓政治惯例,就是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习惯性规则和做法,其与国家正式的法律法规一道,构成政治生活秩序的调整规则。在制度研究者看来,与制定法相对应的习惯法通常流行于民间,对同样流行于庙堂之上的政治习惯则少有察觉。其实,任何国家的政治生活,除了遵循正式颁行的宪法与法律,实践中可能更多地遵循各种各样的政治习惯。譬如在我国,人代会与政协会“两会”同时召开并无法律明文规定,却成为固定的惯例,且并未受到正当性质疑。再比如,人代会上代表座位的安排,是按省、市、自治区以及界别的固定安排排序,并根据代表委员的姓氏笔画确定其座位,这种安排方式数十年不变,也已成为一种通例。类似的政治习惯普遍存在于各国政治生活的实践当中,其权威性虽然比不上制定法,但在实践中对国家政治生活却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者喻中在《认真对待政治惯例》一文中认为,“宪法文本主要规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应然状态,政治惯例主要描述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实然状态。”而要理解一国真实的政治生活,解释国家政治活动的内在逻辑,就不能仅仅依赖于宪法文本,而必须深入到宪法文本背后的种种政治惯例。正因为如此,重视政治惯例的形成与发展,并对不合乎时代潮流的政治惯例进行改革,就成为推动国家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我国,人们对政治惯例往往秘而不宣,即便是上行下效通行于朝野,也很少被置于制度变革的视野。比如在政治生活中,不同会议的座次安排、不同领导的出场顺序等,虽然行之于众却带有极大的神秘色彩,其惯例何时形成、基于何种缘由、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如何、是否合乎现代民主政治实质、有否更佳的替代方式等等,几乎成为空白的论题。正是对待政治惯例的封闭性思维,使得对潜伏于政治生活实践当中的惯例变革显得异常敏感,哪怕是座席的细微变化也往往“兹事体大”,不敢轻易触动。也正因为如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位调整才变得备受瞩目。
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政治惯例的变革。从制度嬗变的层面分析,政治惯例与立法惯例、行政惯例、司法惯例等一样,都属于公域内软法规范的具体形态,也是规制公权运行的软规则载体。座位安排这种规则,只有将其从神秘的政坛请出,让其在适时变革的轨道上更新换代,才能适应日益民主化的政治生活,促进国家的政治进步。当然,对于“见微知著”的国人而言,政治惯例的变革亦须从细微之处入手,赋予形式上的细节性改变以政治深意,以此积聚力量推动政治惯例的不断调试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