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掌门信兰成看重中国篮球人才兴衰
为联赛长远发展精打细算
信兰成在奥组委时主要负责竞赛组织。为“节俭办奥运”把关尽责的信兰成回到篮管中心后,又为中国篮球的发展打起了算盘。2月6日,CBA俱乐部投资人座谈会在厦门召开,会议成果中的两项都与节俭有关:一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给CBA联赛带来的影响,控制联赛和俱乐部成本的过快增长;二是在外援的选用上,各家俱乐部不能互相攀比、恶性竞争。
信兰成承认,精打细算是自己的习惯。他介绍说,当初国际篮联讨论将每场比赛的裁判从两名增加到三名时,他在1分钟内就大致算出这种改变会增加几百万元的运营成本。在信兰成看来,中国篮球的发展要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发展过快肯定会加大风险。“本赛季CBA已经是亏损预算,不琢磨钱的问题不行。”信兰成说,“当然,现在的CBA还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但这种风险并非没有,一旦出了问题,对联赛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靠举国体制培养后备力量
信兰成更加关心的是中国篮球后备力量的培养。“培养后备力量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说到底,人才兴衰决定中国篮球事业的兴衰。”据信兰成介绍,目前,全国一二线注册的女篮运动员只有478人,而男篮选手也不过在1600人左右。信兰成认为,这即无法保证中国篮球在奥运会、世锦赛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无法保证联赛的正常发展。
仔细分析目前CBA的现状不难发现,一些年龄已经很大的运动员仍然活跃在赛场上,很多新组建的俱乐部也以老球员居多。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中国篮球人才匮乏的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目前CBA联赛发展势头不错,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信兰成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无疑是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举国体制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利于培养人才。”据信兰成介绍,今年的全运会上将会有11块足球金牌,篮球也在积极争取更多的金牌设置,目前也已得到总局的重视和支持。这样就可以调动各省市的积极性,使省市运动会的设置和培养人才的导向发生变化,这样一级一级下来,中国篮球人才匮乏的现象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后备力量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无论对中国篮球或是篮管中心主任来说,奥运会的任务压力始终是最重的,“我估计了一下,如果人才培养的措施得力,到2016年后,中国篮球的人才问题将得到改善。在此期间,我对中国篮球因人才问题可能出现的低潮有思想准备。培养青少年,确实是即不出彩,短时间内又难以见效的活儿,可总得有人去做。”
要让中国篮球发展更加合理
显然,信兰成更愿意做一个务实的中国篮球掌门人。上任后一直较为低调的信兰成做了很多调研。比如,在外援政策上,对放开外援选择、上场时间和薪金限制,各俱乐部都是什么态度,是否造成联赛成本以及俱乐部运营成本的过快增长。比如,现行持续6个月一周三赛的赛制,运动员的承受力如何,是否造成了运动员伤病增多,球队训练时间的减少等。
“一个健康的联赛应有很多的标准,要有合理的规模、合理的成本、合理的赛制,还要有合理的失业率,球员出现伤病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的相关部门会把联赛的结构性问题及伤病率等统计出来,看看目前的赛制是否合理。再有,一周三赛上座率的变化,毕竟球迷看球也有合理选择时间的问题。”信兰成说,“拿这个赛季来说,赛季结束后马上面临着全运会、亚运会的任务,球队很难得到有效的休整。我们现在成立了几个调研组,已展开工作,目的就是让联赛制度更完善,更实用,以找到职业体育和举国体制的最佳结合点和培养人才的办法。”
CBA好传统会坚持下去
然而,即使调研结果得到多数俱乐部和球员的认可,一旦调整赛制仍难保被认为是“倒退”,或许很难得到理解或媒体的认可。“保护运动员的利益、保证联赛的生存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媒体评价是第二位的。”对此,信兰成的语气中流露出一种坚定,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有关信兰成的一些轶事。
事实上,信兰成自己也很清楚球迷和媒体对他的种种传言,“呵呵,我知道自己已经被‘妖魔化’了。”信兰成谈到这个话题时却显得相当轻松,“说我是稳健派也好,说我是保守派也好,我都不会去反驳,我也确实不善于和媒体打交道。但处久了就会知道,我是很容易相处的。我和记者都一样,大家都是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需要相互理解。”
信兰成表示,CBA一些好的东西,肯定会继续传承下去,篮管中心也会继续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我们会要求中心各部门继续保持传统,国家队集训会安排公开采访,媒体沙龙不也会停,服务媒体、服务球迷和服务赞助商的理念不仅会坚持下去,更要与时俱进。请大家放心,我就是再傻,也不会傻到把好东西丢弃的地步吧?”
本报北京2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