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文物是接受掠夺者第二次掠夺
逾千万文物流失海外有两大原因
与两件圆明园铜兽首系在侵略战争中被掠夺而流失海外不同,11年前那场重要胜利追回的文物,都是通过非法盗墓、窃取和走私的方式流失到海外的。
不过,无论是当年的3000多件,还是圆明园铜兽首,都只是我国海外流失文物的一个缩影。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虽然难以准确统计其数量,但海内外学者公认的数字是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这些文物目前一部分被外国博物馆占有,另一部分则被民间收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目前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其中尤其以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法国的枫丹白露宫为代表。前者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个博物馆,仅历年滚动展出的就达2.3万件,且多是精品;后者的中国馆收藏了中国历代名画、金玉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等3万多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健民,研究文物保护数十年。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造成如此之多的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历史和现实两大原因。
历史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是侵略战争中侵略国对我国文物的掠夺,比如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1900年的八国联军,还有后来的日本。另一类是英国、俄罗斯等列强的一些所谓的“探险家”、“考古学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深入我国内地,以盗掘、欺骗、走私等非法手段掠夺我国文物。比如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的经书书稿,大英博物馆就收藏了1.3万件,现存中国的仅有三分之一,致使学术界有“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嗟叹。
李健民告诉记者,目前流失海外的文物中,还有很多是近几十年流失出去的,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人们逐渐认识到文物的价值,非法盗掘和偷窃文物的行为开始增多,另一方面,因为国内严格禁止文物交易,而海外可以,所以大陆的文物走私非常猖獗。
与此同时,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对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日益重视,但是多以回购为主,这反过来又刺激了海外对中国文物的市场需求,加之打击力度不够,致使文物盗掘、走私、不恰当的回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文物流失海外。
非法持有文物与窝赃没有差别
据李健民介绍,对于数量惊人的流失海外文物,解放前,包括建国后若干年,因为国力不济,很难谈得上让流失的文物回流。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一方面文物盗掘走私行为日益猖獗,但我国在促使流失文物回流方面也获得了一些经验。
除了前面提到的从英国一次追索回3000多件文物外,1988年1月,我国相关部门凭借完备的证明资料,从美国追回了1年前被窃流失海外的湖北秭归县屈原纪念馆东周青铜敦,1998年6月,又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从美国追索回河南巩义宋永泰陵前的客使头像等。
李健民介绍,我国追讨回这些因非法盗窃走私而流失海外的文物有据可依。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0年11月1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6届大会上通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公约第11条明确规定,一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地由于被他国占领而被迫出口文化财产或转让其所有权应被视为非法。1995年6月在意大利罗马通过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其中明确规定被盗文物的拥有者应当归还该被盗物。我国政府于1989年和1996年先后签署了上述两个公约,并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掠夺及走私出境文物追索的权力。
虽然有国际公约,也有成功的经验,但是李健民认为,我国追讨流失海外文物,特别是在侵略战争中被掠夺的文物,难度依然非常大。“我们不可以操之过急,‘外交+舆论’应该是我们追回流失文物的主要手段,切忌采取回购的方式。”李健民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外交上,我国应该与从中国掠夺文物的国家展开系统的外交交涉,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无论是侵略战争掠夺取得,是“探险家”欺诈取得,还是走私取得,外交方面都应该明确表明我国拥有追索的权力,且不受时间限制。”
李健民指出,在追索文物的过程中,舆论十分重要:“我们应该让舆论去谴责,一方面谴责战争、欺诈和走私的行为,本来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就是战争罪行的铁证,要不然怎么会从中国跑到你英国、法国去的呢?另一方面,还要谴责目前的文物持有者,无论是个人持有者还是博物馆持有者,无论是不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要让这些持有者知道,持有这些非法获得的文物,其实质与窝藏赃物没有差别。”
李健民特别强调,追索文物不能过于着急,否则就容易选择类似回购这样的方式。“而这样的方式既不能回购所有的海外流失文物,反过来还会对正常的追索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他进一步解释说:“以已经分批花费1亿多港币购回的5件铜兽首为例,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的屈辱与痛苦。140多年后,中国人又以高价购回被劫掠的文物,这是在接受这些掠夺者第二次掠夺。另一方面,其他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持有者就会以这五件文物可以商业交易为由提出,为什么其他文物就要无偿或者低价归还给你中国呢?”
香港都可以回归,文物为什么不能回归
李健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希腊向英国追索著名的巴特农神庙石雕像的案例。
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夕,希腊政府以百年奥运的契机向英国追索此前被英国政府劫掠并存于英国大英博物馆的希腊著名文物——巴特农神庙石雕像,遭到了英国的拒绝。希腊政府随后采取了强硬的外交行动,2006年6月,希腊外长乔治·帕潘德里欧在英国议会下院发表讲话时,正式要求英国归还巴特农神庙石雕像。
当时留下了在国际文物保护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连香港都可以回归中国,为什么古希腊文物就不能物归原主?”
李健民表示,世界上其他一些存在文物流失现象的国家,诸如印度和埃及,对因为战争被掠夺的文物,都采取了这样斩钉截铁的态度,“你非法夺取的东西,还想合法地占有,甚至想永远占有,这是绝不能容忍的事情,甚至是不容谈判的事情。”李健民说,“要想追回因战争原因非法流失的文物,政府斩钉截铁的态度是一切手段的前提。”
本报北京2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