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日
星期

700年历史的古老歌舞仍在流行

——从“堆谐”看西藏文化的保护
新华社记者 李惠子 赵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02    [打印] [关闭]
    身穿藏族传统服饰,21岁的次仁卓嘎与同伴们一起化妆,准备排练西藏民间传统歌舞“堆谐”,为西藏电视台的一场晚会演出做最后的准备。

    作为日喀则地区拉孜县农民艺术团的成员,这些天次仁卓嘎和同伴们从每天10点排练到下午1点半,再从下午3点半继续练到晚上6点。排练期间,拉孜县政府为每位演员每天补助60元,如果参赛获奖,每人都会有奖金。

    “我喜欢跳舞,作为藏族人,能加入艺术团,并参加演出,我很自豪。通过演出,能到不少地方,有一些收入,这种感觉很好。”次仁卓嘎告诉记者。目前,艺术团已去过拉萨、北京、成都、新疆、广州甚至香港,参加文艺晚会、艺术节以及在人民大会堂为庆祝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胜利闭幕而举行的演出。

    无论是在群众围聚的广场上,还是在金碧辉煌的演播厅里,次仁卓嘎和伙伴们的表演都充满热情,笑容灿烂真挚,诠释着有700多年历史的藏族“堆谐”艺术。

    “堆谐”是在日喀则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具有后藏特色的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舞蹈,在拉孜县尤为流行。“堆”藏语意为上,“谐”意为歌舞。“堆谐”一般指雅江上游的歌舞,主要表现形式是边弹六弦琴边唱和跳,情绪欢快,动作灵巧,自娱性很强。表演人数多则千人,少则几十人。“演员越多,效果越好。”次仁卓嘎说。

    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一贯重视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一批进藏的各族文艺工作者与藏族文艺工作者一道,到民间采风,收集了一批音乐、舞蹈、民间故事、谚语、民谣等,陆续整理出版了《西藏歌谣》等一批书籍。70年代末开始,国家又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有系统的普查、搜集、采录和整理工作。西藏自治区先后派出调查组,深入全区城镇、乡村和寺院进行全面调查和采录,搜集了藏汉文资料两千多万字,录制了大量的音像资料,拍摄图片近万幅,对西藏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民间文艺进行了全面抢救和有效保护。

    在日喀则地区一家企业的赞助下,拉孜县农民艺术团由全县11个乡镇挑选的32名农民组成,他们农闲时进行排练并参加公益演出。

    24岁的西热来自拉孜县曲玛乡,他11岁开始弹六弦琴,技术已经很熟练,但每次演出前还是要加紧练一下。藏族传统乐器六弦琴是西藏民间最常见的乐器,很多琴都是自己制作的,在市场上可以卖到300元至400元,更好一些的可达1000多元。

    西热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他小的时候。“晚上天刚黑时,大家就聚在一起,跳舞、唱歌、弹琴,目的是锻炼身体。这与藏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有关,西藏很多地方晚上天气较冷,跳舞可以暖身子。逢年过节在家聚会时,拉孜藏族人就喜欢一边喝酒,一边跳‘堆谐’。”

    艺术团提供的数据显示,拉孜县5万多人中,40%以上的农家有六弦琴,70%以上的农牧民会跳踢踏舞,许多孩子从小就对这些乐器无师自通。

    几百年来,粗犷奔放、舞姿洒脱的“堆谐”一直是当地人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的艺术形式,很少为外人所知。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从2006年开始重点保护拉孜堆谐,目前它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为藏族民间舞蹈的“锅庄”也名列其中。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辛高锁说,“堆谐”是目前西藏“走出去”传统艺术中比较成功的一种。2007年,艺术团参加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还获得舞蹈类节目二等奖,同年9月,参加了香港回归10周年庆典演出。

    辛高锁说,保护传承“堆谐”是保障西藏农牧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体现。“西藏民主改革以前,文化艺术只供少数上层僧侣和达官贵人消遣,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广大农奴连基本的生存权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享受文化权利,当时的西藏没有一座现代意义上的文化设施。”

    他说,目前西藏有10个专业文艺团体,19家县级民间艺术团,500多个乡村业余文艺队和160多个藏戏队。这些团体常深入农牧区,用藏文创编、表演节目,深受农牧民欢迎。现在,有关部门正抓紧将中国最古老戏种之一的藏戏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根据西藏自治区规划,到2012年,西藏将全面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而目前西藏已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近3000家。

    2006年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使西藏文化的交流成本大幅降低。拉孜农民艺术团负责人普布文胜说,西藏的“堆谐”资源涉及全区30万人口,随着西藏交通条件的改善,他们准备将西藏丰富独特的“堆谐”资源与西藏旅游文化市场相结合,让更多的进藏游客认识和了解西藏的“堆谐”艺术。

    辛高锁对记者表示,“西藏传统文化不但没有‘遭到毁灭’,而且在新时期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和继承。”

    新华社拉萨3月1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