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发展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
到过叶城的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地理位置重要、自然环境恶劣,农民增收困难。叶城县南部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3公里,是通往喀什、和田和西藏阿里地区的交通枢纽。然而,北邻沙漠、南依荒原,叶城县78%的国土面积为山地、荒漠,绿洲面积仅为22%,农业发展严重受制于自然环境。
自身发展能力有限,如何从有限的土地上创造财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叶城县各级领导费尽了心机。叶城县委书记何利民说,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办法是用科学的态度创新、创新再创新。
何利民说,叶城县光热水土资源丰富,但不适宜种植棉花,当别友邻的县依靠棉花发展起来的时候,叶城县只得另辟蹊径,发展特色林果业。
叶城的核桃虽然有名,但同样存在着产量和品质低的问题。为了扩大核桃的种植面积,提高品质,全县干部集资,在村干部的责任田里种试验田,用丰收的事实教育和引导群众。
经过不懈努力,叶城县已初步形成以萨依巴格乡为中心的50万亩核桃产业带、以依力克其乡为中心的20万亩优质杏产业带和以伯西热克乡为中心的10万亩石榴产业带的特色林果产业格局。
据介绍,叶城县50万亩核桃基地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县域核桃面积最大的产区之一。2008年,全县特色林果业面积达80万亩,乡镇农民人均实现林果业收入1526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7.6%,同比增收288元。
叶城县每年有几十万吨农副产品需要外销,但远离市场,又无口岸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走出去”是唯一出路。为确保农产品销得出、价格好,叶城县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从抓生产逐步转到抓流通上来,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目前,全县已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建立各类农产品销售协会45个,培养农村经纪人2000余人。
叶城县已成为乌鲁木齐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绿色蔬菜和果品迅速进入新疆各地和西藏阿里、青海格尔木等市场,并成功走出国门,出口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国市场。
心系民生 有发展才有稳定
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多年来,叶城县始终把农民增收、贫困人口解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加的财力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使各族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在历史欠债多、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叶城县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先后建设了县文化中心、文化广场、影剧院、体育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一大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为缓解边远山区乡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电影难的问题,县财政投入资金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大功率无线覆盖工程等建设,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入户率;全面普及农村电影数字化,配备11套数字电影放映设备,丰富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叶城县伯西热克乡党委书记李强说,叶城县通过国家“兴边富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改善了各民族群众的生活,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开始变化,叶城县20多个乡镇中已经有19个建立了自己的乡村文艺队,文艺队员利用农闲时间和重要节日自编自演节目来丰富农牧民的文化生活。
2006年以来,叶城县共投入资金14647万元,新建、改扩建各类校舍面积13.44万平方米,科学规划、启动实施教育园区建设,不断改善当地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条件。
在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叶城县不断健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前有县级医疗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20所、村卫生室194个。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目前叶城县基本形成了“看病有保障、计生有奖励、读报看书全免费、科技服务上家门、文化活动在村头、子女上学入托不用愁”的喜人局面。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