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5日
星期
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分法”不合时宜

应对危机需打破“出身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05    [打印] [关闭]
    本报北京3月4日电(记者王磊)“把企业划分成国有、民营和外资这种‘三分法’,混淆了当下经济竞争格局的主要矛盾”,人大代表韩德云对本报记者说,中国企业能否重新树立信心并走出困境,关键在于打破从前国有、民营的“出身论”。

    今年两会前,韩德云在深圳做企业调研时发现,当地很多对外依赖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很大,而一些自主创新型企业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不过,其中一些民营企业囿于某些“歧视性”规定,在市场竞争中总是“被捆住手脚”。

    比如,深圳研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特种计算机提供商,是当地产业升级、自主创新的“标杆企业”。他们反映,现有的国家科研奖励制度对于国有科研机关和民营企业方面尚存在很大偏差。国家科研机关可以每年向国家申请各项政策补贴和研发经费;而民营企业一切都要自给自足,从市场回报中赚取研发资金,获得的政府补贴少之又少。加之每年缴纳的各项税费,也迫使很多企业在研发投入上捉襟见肘,不敢大胆进行自主研发。

    韩德云认为,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主要表现在沿海企业面临沉重压力,企业压力影响就业,危机就从经济层面传导到社会领域。所以,关键是企业要有出路,要大力支持那些真正有活力、有抗危机能力的企业,“他们是英雄和样板,能够带动更多的企业重建信心走出困境”。

    不过,中国企业改制过程中长期形成“国有”与“民营”的划分方式,在市场环境、法律框架和产业政策支持上,造成诸多的“待遇不平等”,严重影响着某些企业的发展活力。“戴着红帽子或者黑帽子,企业的‘出身’成了束缚发展和竞争的障碍,这种历史烙印对中国经济应对危机和向前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韩德云分析,如果说从前的主要矛盾是搞活内部机制、加快企业改制,那么目前的主要矛盾则是中国本土企业能否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多的利益。“当下的态势是,外部利益冲突已远超过了内部矛盾,不能还是自己人和自己人较劲,自缚手脚。”

    他提出,全球经济竞争的规则和惯例,都是“以国家整体为竞争单元”、“国家利益至上”,只应有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之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分,而不应再划分成国有、民营和外资,这种“三分法”混淆了当下经济竞争格局的主要矛盾。

    “世界金融危机显现出,中国经济已是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博弈角色,中国企业应该首先进行自我整合”,他说,不论国有、民营,只要是适应市场竞争、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就应加强支持力度,并形成龙头企业,这样才能带领中国经济走出目前困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曾在研祥集团等深圳企业做调研。他发现,只有那些在本土市场“把根扎得很深”的企业,才能经受外部环境动荡。“他们形成了一整套拥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攻略,在危机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他对本报记者称,目前外部金融危机加剧,中国企业一定要“讲团结”,通过本土企业的整合、协调,共渡难关,还要树立“靠自己”的决心和信心。

    韩德云本身做律师工作,他强调,在法律上企业“国有”和“民营”的说法,已经可以为“股份制”所涵盖,而一切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市场主导的、混合多元型的企业模式,才真正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