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的“地气”越接越足了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拉开序幕。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将成为5000余名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会堂。
实际上,近年来两会参政议政的平台,并不止在人民大会堂,两会正日益步入社会公众视野。
这样的信息和感受,在3月3日短短一天时间内,就不断接踵而至。3月3日,一上班,打开自己再熟悉不过的中国青年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照片:3月2日中午,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朱世增、王保生委员利用休息时间,来到位于西三旗的一处建筑工地,实地了解北京“两限(限价格、限面积)房”的建设情况。
颇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样一幅照片是嵌入全国政协开幕的消息中,而在以往,这时更多配发的是政协发布会现场的照片。照片里,两位政协委员头戴安全帽,与两位站在工地土坑里的农民工相谈甚欢。两位农民工脸上露着笑意、更流露出期盼。政协会议也“沾上点泥土气息”了。
另一件事同样令人耳目一新。从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心传来消息:为方便广大网民参与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要议题的讨论,大会新闻中心将利用晚上代表休息的时间,组织若干场网上在线交流活动。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将应邀走进新闻中心网络访谈室,就当天会议审议的主要议题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当天的议题当天议,这意味着广大网民通过在线的方式与代表实现了真正的沟通与互动,代表可以更充分地了解民意、吸收民智,开拓出社会公众网上参政议政的新渠道。
事实上,现在两会上公众参与诉求表达的渠道日益增多:让我们在手机上开两会、我向总理提问、我向部长提建议,如果我是代表、委员……手机报、网络报,民意汹涌,热得发烫。更多的平台被搭建,更多的窗口被打开。人们期待,通过两会,代表委员更贴近民众,百姓拥有更多参政议政的渠道。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民意的表达和诉求似乎不应该仅在两会上被如此重视和输出,两会是短暂的,民众的利益与民生的盼望却是长久的。已经有时事观察人士指出,面对如此热烈的公众声音,两会期间,应有专门机构处理和回应会外公众的建议,并将会外公众对某种议题的意见或建议以规范形式提交大会参考,对国家大政方针决策提供借鉴。相信这也是公众深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