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乍到”的大会发言人
3月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新任大会发言人李肇星手捧一叠材料走出会场。
本报记者 陈剑摄
他其貌不扬,却对众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那些坐着的、站着的、半蹲的、干脆双膝跪在地上的记者,从一场主题严肃的新闻发布会上领略到一位政治人物的睿智和风趣。
他是大名鼎鼎的李肇星,从今天开始,其人生履历又添新内容: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用他的话说,这是在上午10点50分刚由“主席团”决定的。
一位记者请他比较自己的三个身份:曾经的外交部长、现在的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大会发言人。自称“初来乍到”、“边干边学”的发言人用有磁性的青岛口音回答说,“人的职务总是会有变化的,对我来说不变的是,我是祖国的儿子、人民的服务员、朋友的朋友、知识面前的小学生。”
“小学生”却善于回答敏感而重大的问题。俄罗斯通讯社记者想知道2009年中国国防费预算的细节和具体数字。李肇星对此表示感谢,使得他有机会“对你的一些同行、同事在这个问题上散布的一些并不十分确切的消息进行澄清”。
这位1964年的北京大学毕业生,维护国家利益向来态度强硬,有“铁嘴钢牙”之称。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铁嘴钢牙”内是丰富的情感世界。比如,他会以这样一首“情诗”献给“青春中国”:万千佳丽中/唯有你不施脂粉/一片纯情/光彩照人……
“您本人是否也想到台湾去访问?”这个问题引发了69岁老人的真情告白。“您说得太对了。我特别期待着尽早到我们国家美丽的宝岛台湾去看一看,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实际上,那是我的一个梦想。”李肇星说,“多少年以来,我走到许多地方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们祖国那块宝贵而又美丽的岛屿。”他去青海省出差,见到“日月山”,“不知道为什么,我在那里想到的就是日月潭”。
中国一位资深时政记者在网上收看了这场发布会,给一位在现场的年轻同事发去短信:“看到李还是很有意思、很性情的吧。他的发布会,是少有的政治性严肃会议上,记者露出笑容较多、笑声较多的发布会。”
有记者问:“我们的代表在哪里?”
“越是简单的问题越重要。”李肇星评价说,然后调侃道,“全国人大代表在哪里?现在都在北京开会。”他话锋又一转,“我想,你想知道的是人大代表与群众的关系,应该说,我们的人民群众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渠道是畅通的。”
原定1个小时的发布会持续了105分钟,李肇星多次提及《宪法》。“一年以来,我在这里学得最多的、读得最多的就是宪法。”他说,“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宪法总纲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他用左手举起红色封皮的《宪法》说,这里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他又快速翻动着小本本,告诉大家:“我们这样做都是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谈到中法关系,他和记者“一块儿重温”《宪法》序言当中的一句话: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对他本人很有兴趣”,特意来感受现场氛围。她评价说,在一个严肃的会上,李肇星以人性化的表达,展示了一个越来越走向人性化的中国形象。
本报北京3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