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由沉默不语
时评人批评说:别把两会采访弄成“追星会”,要关注普通代表,要多些真话真见解,要站在公众立场……
两会怎么就成了“追星会”?因为明星、名人、政府要员被媒体所熟悉,几千人的大会,记者不可能认得所有代表委员,话筒和镜头首先一定指向“熟人”,指向敏感话题的关键人物。普通代表无法进入公众视野,除了媒体“不认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两会这个“公众论坛”上,他们更多选择了沉默。
沉默总有原因。
大导演躲过女记者的“美人计”,可能因为不屑一顾;热点事件发生地的官员曲线迂回、绕过话筒包围圈,因为话题敏感不愿意说;发表“钉子户造成了房价上涨”的委员,在小组讨论时不言不语,是“领教”了舆论的厉害,怕当“炮灰”;有人是怕说错话,这么高规格的会,那么多领导,说错了耽误“前程”;有的可能是因为种种压力……
代表委员有没有权利保持沉默?作为公民,说不说话是他们的个人自由;作为代表,沉默则意味着失职。开两会的目的,就是要各抒己见,充分表达民意,不说话怎么履行民意代表的职责?
公众有知情权,选民有权利了解自己的代表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两会之所以成为舆论热点,乌漾漾的记者在两会上追代表找委员,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面对面”的机会。平时想要抓到部长省长、名人大腕儿怕不容易,现在有了“提问”的平台,能不“围追堵截”?躲不过就沉默,大约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别忘了,媒体代表公众行使知情权,“躲猫猫”的游戏在这里行不通。并且,在舆论环境日益开放的今天,想要“躲过去”,很可能是一厢情愿。
曾遭“板砖”的代表委员,原本对其言论的“传播”后果缺少足够心理准备,如今“吃一堑长一智”。这里面,不乏“舆论暴力”的因素。如何进一步提高客观、公正、全面的舆论引导水平,这是媒体的责任。大多数中国人还缺少“自由表达”的机会和训练,对某一观点的批评很容易上升为道德批判和诛心之论。只有更多的充分自由辩论的机会,才会培养民众的表达能力和表达理性,而两会,恰恰是“公民议政”的最好场所和机会,“会上”的发言和论争正好给“会下”的民众以示范。同时,代表委员的称呼本身,就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怕挨骂,就不要当代表,即使公众骂错了,也有机会可以澄清可以辩解,沉默不语只能让事情“越描越黑”。
谨言慎行大约也算是我们的一种传统,在高规格的政治会议上,自觉的“小心慎言”或者不自觉的“人微言轻”,可能在一段时间里还是常态,我们寄望于代表委员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自我突破,我们更寄望于制度的变革,让选民有效的监督“逼迫”代言人为民请命直言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