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不在乎当“炮手”
今年也是如此,一些媒体不仅在呼吁“两会已有吴敬琏,谁来接棒充大棒”,而且甚至在诱导代表委员放炮。去年因敢言而获得“炮手”称号的政协委员张茵,今年准备提关于环保和循环经济的提案,记者听后不无遗憾地对张茵说:感觉今年您这提案挺温和,今年不打算再做“炮手”了?(3月5日新华网)
期待政协委员敢于代民立言、敢于放炮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不关注具体问题、只对“放炮姿态”感兴趣、诱导委员做“炮手”的偏好很不理性。张茵委员的回应非常好:不是温和,是当时那个环境,我要提那些建议。至于“炮手”,还是别谈了。这样的回应,给那些刻意追逐和围观“炮手”、等着报道热闹场面的记者上了很好的一课。
每年都会放几炮、被媒体尊称为“资深炮手”的钟南山也遇到了这种等着自己放炮的记者,钟院士并没有迎合某些媒体的这种偏好,他的回答估计会让等候的记者大失所望:无所谓大不大炮,主要是一个人民代表要多听群众的想法,要讲真话,这些话最宝贵的地方,不在于一定是对的,而在于是心里话——说得多好,不在于放不放炮,而在于是不是真话、心里话。
舆论期待代表委员敢于放炮可以理解。也许这不是因为放炮有热闹好看,不是因为火药味很浓的话和激烈的质询场面让人听来看来很过瘾。最重要的是,公众是想从这种放炮式的高调问政中寻找一种民主感觉: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主权在民,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所以人民委托的代表们可以摆主人的谱,向政府部门放炮——主人就要像主人的样子嘛!
然而,放炮毕竟只是一种外在的姿态,代表委员敢不敢行使民主权利,关键不仅在于这种外在的尖锐姿态,更在于议政的内容和效果—说的是不是真话,反映的是不是真问题,代表的是不是民意,表达的是不是心里话,提的建议具体不具体、有无可操作性,是否击中体制要害等等。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关键在质量和效果,而不在形式。
敢于放炮值得赞美,但并不值得片面追求和刻意引诱,那是一种很浅薄的趣味。放炮不仅应表现为激烈的言辞、尖锐的问题和充满火药味的质问——如果放炮仅停留于这个层次,那就是徒有形式、徒具观赏性的空炮了,不仅解决不了问题,更会在一堆口水泡沫中转移了对真正的问题的关注。如今一些媒体常常盘点往昔两会的炮手们,可是,人们除了记得他们放炮的姿态,还记得他们到底说过什么具体内容吗?所提问题解决了吗?我担心的是,一场对炮手姿态喧嚣的盛赞和吹捧之后,一番消费“炮手言论”的媒体狂欢后,一番大呼过瘾的亢奋和高潮过后,公众只留下某个委员“很能放炮”的印象,而忘记了他们提的那些真正实际的问题。如果这样,两会就会成为一场全民观赏表演的政治春晚。
比如又有媒体在渲染政协委员葛剑雄敢于在李克强副总理和教育部周济部长面前向教育开炮的场面,言辞都用于描述放炮的姿态上了,而葛剑雄提的“教育投入未达标”等真正的问题反而被挤到了不起眼的小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