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家沟是山西省长治市郊区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总面积不足5平方公里,全村191户,764口人。上世纪80年代,霍家沟曾是一个“两山夹一沟,种啥也不收,一溜土窑洞,穷的出了名”的贫困村,集体经济无积累,村民就业无门路,家庭收入无保障。霍松勤同志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立足村情,确立了以工兴农、以工补农,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霍家沟全村固定资产达到1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上交税金6300万元,人均纳税8万元,村民就业率1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成为长治市人均纳税第一村,第一个户均实有资产超百万元村,第一个山区别墅村,率先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居住别墅化、村庄园林化、生活现代化”的路子。
建设新农村 霍家沟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以霍松勤为代表的霍家沟两委班子,充分利用优势,发挥优势,创造优势,创新了一个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机制。十几年来,带领全体村民坚持“发展天天讲,项目年年上”,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逐步走出了一条“由地下转地上,由黑色转白色,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资源型转向科技型”的发展模式。
1993年,霍家沟从一座年产不足3万吨的小煤矿起步,1994年建成了第一个地面企业70型机焦厂。1995年,霍家沟机焦厂二期工程上马投产,同年,年产10万吨的西山煤矿也建成投产。为了不浪费资源,霍家沟对采煤工艺进行改造,投巨资购回悬移支架,使回采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5%;为了节约资源,推行限量开采,对于焦厂用煤,采取以产定采,能买不采的成本倒算管理,使霍家沟的焦厂在后来几年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优势不减。从1996年到2000年,霍家沟先后创办了煤矸石自备发电厂、电石厂、洗煤厂、活性碳纤维厂等4个厂6个项目,实现了由煤到焦炉废气加煤矸石发电,再用电把焦粒和石灰炼成电石,基本做到了吃干榨尽,初步形成了自主的产业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霍家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延伸产业链条,分别建设改造了化工厂,年生产国标一级电石9万吨;扩建了煤矸石自备发电厂三、四期工程,年发电量达5.5亿千瓦时;总投资近9亿元年产16万吨树脂和烧碱的PVC一、二、三期工程分别于2004年、2005年和2008年投产达效。目前,投资达24亿元的2×300MW发电项目也正准备投入建设。现已形成以发电、化工、PVC等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相衔接的良性循环工业园区,主要工业化工产品聚氯乙烯、烧碱、液氯、盐酸及其副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为全村各项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新农村“民考官”构建和谐
依靠群众,民主管理。1996年霍家沟村建立的“民考官”制度,创新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形式,较好地实现了富裕基础上的和谐民主。起初考核组由15个村民组成。2001年“考核组”更命为“民考官”监事会,由村民大会选出19个监事,组成监事会。监事会的主要任务是依照支部工作制度对支部和党员干部实施监督;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村委实施监督;依照干部工作量化标准对两委一司干部实施全面考核。其权力之大,上可管官,下可管民,掌握奖罚兑现和职务罢免的建议权。
霍家沟村坚持每月25日开例会,收集群众意见;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测评;年末每个干部进行述职,接受民主评议,针对每个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兑现,从而在工作中形成了“视察细发现,上下作桥梁,内外不通气,两头不声张,对话不隐瞒、结果看兑现、述职求真实、测评定酬衔”的考核体系。霍松勤说,村上曾有多名干部因工作政绩不佳,失去一项或几项工作,有的还被调整分工。推行“民考官”机制有效推进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这成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农村真正得到落实的一个成功范例。
沉着应对 化“危”为“机”
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在全球引发的经济寒流的影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被迫停产关闭。毫不例外,霍家工业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不少影响,生产经营状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霍家的工业仍一直坚持生产。
“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霍松勤牢牢地记住了这些话,他坚信只有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理性看待国际金融动荡,充分发挥“内部动力”,团结一致,积极应对,才能努力推动霍家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因为创业、创新、创优发展思路超前,居安思危,居危思进的忧患意识强烈,霍家工业经济因而造就了极具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从九十年代初创业开始,他们始终坚持不断创新、创优,特别是通过实现三次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积累—投入—再积累—再投入—再扩大生产”的良性循环新路子,形成了以发电—化工—PVC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产业大格局。与国内东部、南部等省市的同行业相比,霍家工业在资源、能源生产成本上仍然具有相对优势,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再加上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核心产品聚氯乙烯、离子膜烧碱用途广泛,市场仍然大有希望,所有这些优势奠定了市场核心竞争力,避开了市场竞争风险,从而使霍家工业企业在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中立住了脚跟。
“针对当前金融风暴这股寒流,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十项措施。山西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作出了‘强信心、稳增长、促转型、保民生’的战略部署。这样的好政策对我们的生存发展以及市场的转化都有好处,更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狠抓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做得更强更大。”霍松勤信心十足地说。
“穿袄提领子,牵牛牵鼻子。”霍松勤说,过去的“创业、创新、创优”的发展思路不能丢,“居安思危、居危思进”的忧患意识不能丢,“霍家五种精神”不能丢。抓住“危”中之“机”,坚定发展道路和选择,优化企业的产业结构,沉着应对,趋利避害,化“危”为“机”,抢抓机遇,积极推进2×300MW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进程,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早日投产达效。“事不避难,知难不难。”他表示霍家工业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化危机为机遇,不断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科技创新,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下大功夫整合企业人力、人才资源,确保霍家工业园区现有主业化工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使霍家企业持续保持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眼睛向内”和“外延扩源”推进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是霍家工业经济科学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我们就是要把循环经济这个圈画圆,让其更加完整。”霍松勤说,所谓完整的循环经济模式,科学地讲就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让有限资源实现无限利用,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闭环式循环发展,也可以称为“闭环式循环经济”。今后一个时期,霍家沟将按照“长规划,短调整”的原则,主要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侧重点为两个内容,就是“眼睛向内”和“外延扩源”,推进闭环式循环经济发展。
“眼睛向内”就是要认真学习落实执行好国家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政策。“政策是资源,也是财富。”政策是企业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政策对于任何企业或商人是公平的,关键看谁可以首先发现机遇。今后一个时期,在很好把握国家和本省“十一五”规划中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机遇的同时积极培育自身驾驭政策的能力,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现有的工业基础,强化内部挖潜,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通过进一步规范创新工艺流程,让企业在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安全环保上尽快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对此,霍家企业还制定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人头,实行倒计时。
“外延扩源”就是要发扬“晋商精神”,坚持走出去,多渠道、多地域寻找资源。作为资源型加工企业,首先要有资源,当今各行业、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人才竞争演变为资源竞争。今后一个时期,首先要立足本省“扩源”,抓住市场有利时机,通过联合、收购、兼并、入股和租赁等形式,继续加快多触角、多方位资源整合步伐,力争在煤、焦、石灰、电石等自然资源方面有效突破,实现共赢共创,掌握市场资源主动权,为真正创建霍家工业闭环式循环经济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其次要重视全国“扩源”,积极争取新疆、内蒙等地的煤矿开发主动权,尤其是目前新疆项目一定要尽快投入生产,力争建成第一个省外资源扩充桥头堡。
“外延扩源的内涵必须是尽力求简,资源重组,瘦身健体,轻装上阵,特别是要重视瘦身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抢占先机,力求在资本运营上实现不断创新。”霍松勤说。
建设新农村“富民”是根本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民政策’,从内心里认为这是真正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永恒主题。这是一届非常务实的、受人民群众尊敬的领导集体,在这样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发展,没有理由不为民。”霍松勤说。
为了让老百姓有好的居住环境,2001年至2007年,霍松勤带领村支部,加大集中规划、统一建设力度,相继投资6000余万元,为村民建起了140余幢欧式别墅,2幢单元楼,现已有98%以上村民喜迁到漂亮的欧式别墅小区,小区范围“六化”建设一步到位,住宅区居民全部实行免费供水、供暖,免费安装电话、闭路电视;优惠供电、供气,近三年来又相继投资200余万元,对山坡土地全部实行了退耕还林,对居民住宅区周围进行植树,种植花草,全力实施绿化工程。
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壮大的同时,为使全村村民享受到发展中的成果,得到最大实惠,霍松勤同志又带领班子成员大胆探索,于2004年12月成功地对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变集体为股份,变村民为股民,变家庭为股东。村集体股占到33%,给全村公共事业发展留足了空间;其余67%的股份,按人本股、工龄股、职务股分给了村民,村民人均股份达20余万元,户均股份达到百万元以上,干部职务股在设置上占的比例很小。村民就业率达到100%,年人均纯收入(工资、奖金、年末股权分红)达2万多元,既保证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保障了村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今的霍家沟是“上班不出村、生活有保障、工资月月领、红利年年分”,真正让老百姓过上了宽裕富民的生活。
霍松勤说,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是他多年的一个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将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群众,形成聚精会神抓发展、一心一意为百姓的和谐发展氛围。让霍家沟的老百姓在和谐发展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在党的领导下走上更加富裕的小康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