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代表委员一年一度“述职”于民
现在,公众期待渐高,代表委员“PM”一个高分愈发困难。
今年两会议程未到一半时,就有博客把一些委员提案拿出来说事,像什么四天半工作制,设立男人节,确立国花国树,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可以考古汉语,建设“毛泽东城”之类。一些批评意见可能不一定公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众对代表委员的衷心期待和严格监督。这两届政协会议,平均每个委员提交两件以上提案;两届人大会议也分别收到700多件和1000多件30人以上联名的议案,数量可谓不少。但现在,公众已不仅仅要看你提了多少议案提案,还要看你提了什么样的议案提案,你的议案提案是不是集中反映了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作为代言人,你沉默不行,你发言不着边际也不行。
一些代表委员开始感到了真正的压力。有意思的是,两会期间,有些媒体似乎专门和一些“大嘴”代表过不去,时刻恭候着“阵阵雷语”。而少数代表委员显然也都变得格外小心,被抱住后腰也不接受采访,玩起了“躲猫猫”。最典型的莫过于2005年北京两会,一名委员说了句“不能13亿人都来北京啊”,遭到公众和媒体的集体炮轰,她发誓今生再不接受媒体采访。
“躲猫猫”和今生不受访者,都不是合格的政治家,都有负重托。但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这种自由的表态和选择本身,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禁忌。代表委员开始有角色意识、权力意识,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正确理解权力和媒介的关系,还没有学会如何像政协大会发言人赵启正那样自信地面对媒体,3天接受14场专访。
两会就是一个政治舆论场。舆论场主体除了人大、政协两大机关之外,主要有三个:代表委员、公众和媒体。就形式而言,代表委员是焦点,媒体是中介,公众是裁判。就实质而言,代表委员是代言人,公众是权力让渡者,媒体是纽带和监督者。
仅就这个政治舆论场而言,其生态的进步是可以感知的,虽然这种进步也还相当有限。这种进步来自于三者良性的活动。少数代表委员在“躲猫猫”,但也有数量更多的代表委员开始主动进行媒体公关。两会前夕,常有代表委员游说和借助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虽然他们的议案提案并不全关宏旨,有时仅仅是一个地方问题、局部问题。公众也一样,虽然“打酱油”的心态还有,但最起码网友对两会的关注度有所提高,仅仅从两会报道中大量的跟帖、留言、提问、博客就可以看出来。媒体本身开始变化,他们的关注焦点已经从少数民族代表的头饰问题,转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平衡问题;从明星委员的当选感受,转向对明星委员的问题的思考。
“PM”还没有结束,你这次准备给代表委员打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