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9日
星期
两会上的青年议题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不培训年轻人就要交补偿金

全国政协委员郗杰英提议借鉴国外经验将“见习制度培训制度”上升为国家战略
本报记者 崔玉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09    [打印] [关闭]
    “就业问题突出是解决我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一个好机会,要让危机之年成为改革创新之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表示,他会在今年的提案中提议通过今年的就业政策的制定,尽快明确国家中长期的就业战略。

    郗杰英举例说,美国在上世纪初的经济大萧条以后,建立起了社会保险制度,危机中存在推动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动力和机会。现在提倡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和青年人的培训工作,能不能上升到制度层面,上升为长久坚持的国家战略非常关键。一个企业不但要按企业的规律办事,同时也要履行社会责任。

    此前,由团中央建立的两批共4000多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12万多个岗位向社会公布,这些基地将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由提供岗位的企事业单位所在省级团委统一协调组织对接。

    郗杰英介绍,据了解,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有培训年轻员工的责任。如果企业不接受年轻人培训,那就要依法交一份钱。国内有的地方现在提出要发培训券,那么政府的培训资金怎么样用到位?应该在解决当前问题的时候,同时考虑一些制度层面和机制层面创新的问题。

    除了一些具体环节,从更高层面上看青年就业创业问题,郗杰英委员认为,“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就业问题是一个长远的问题。中国长远的就业战略现在不是很清晰,尤其是地区发展、产业发展的长远思路不是很清晰。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的投资决策都应该考虑就业指标。比如,若单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升级了但是就业率下来了,这个社会就不安定、不和谐了。”

    郗杰英认为,大的改革政策出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什么样的改革路径、步骤合适,应该有统筹规划。否则“那边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还处于救火的状态,这边又出了新的问题”。要尽快明确国家中长期就业政策的战略体系。

    针对已经出台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郗杰英建议对一些评估:“这些东西到基层到底管不管用?这个评估非常重要,会使我们认识到花这么多精力用这么多资源,到底有没有效。”就业政策集中出台后,相关部门应及时跟进评估,同时对于政策出台的时机要予以统筹安排。另外,对于需就业的大学生和农民工群体要进行进一步细分,明确哪一部分群体是最需要帮助的,并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症下药。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