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0日
星期
观众热评纪录片《西藏民主改革50年》

三代人的故事 半个世纪的巨变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10    [打印] [关闭]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李伟 魏武)“很久没有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了。”55岁的退休职工沈桂芝早早收拾了碗筷,等着女儿女婿一起看晚上8点播出的专题片《西藏民主改革50年》。

    “以前电视里的西藏多是雪山、庙宇、喇嘛,现在电视里看到旧西藏百姓经历的一段悲惨的历史,我心里真是沉甸甸的。”

    在前两集90分钟的影像里,从《跨越历史》到《改革时代》浓缩了无数农奴的血泪,为观众铺展出古老西藏伟大变迁的历史轨迹。

    从西藏内地班考进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的旦增曲珍今年已经上大学三年级了,观看《西藏民主改革50年》后,旦增曲珍感慨万千。

    “听爷爷说,过去我们家乡非常穷,老百姓常常吃不饱,很多人活活饿死了,累累白骨就留在了周围的山上。”

    沈桂芝的女婿王飞一边看电视,一边在本子上记下屏幕上打出的各组数字。

    “作为80后的年轻人,我对西藏的了解真是太少了。一些‘藏独’分子在网络上制造谎言,把旧西藏描绘成不染凡尘的圣地,这是地地道道的欺骗!”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所认为,旧西藏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政教合一,宗教上层既是西藏的主要政治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农奴主之一和精神、思想、信仰的统治者。

    他说,这种世俗和宗教的双重钳制更加残酷无情。一方面,统治者通过世俗权力,从物质、人身、政治生活等方面对人民进行压迫;另一方面通过宗教特权,以对百姓的来世进行赏罚为名,实施精神欺骗、压迫和恐吓。

    挖眼、剥皮、砍手……血淋淋的画面控诉着腐朽的农奴制度;

    1951年和平解放、平息叛乱……历史的回眸影印出繁荣的新景。

    生命在不同时代里会书写出完全不同的故事,从巴桑、益西央宗几家人生活的变化,生动展示了西藏社会民主改革50年来的翻天巨变。观众李林就将纪录片理解成“关于尊严的故事”,“人从低贱无奈到自由自尊,这本来就是人们为赢得生命尊严而斗争的历程。”

    李林说:“2000年去拉萨旅游时,我看到了巍峨宏伟的布达拉宫,干净宽敞的房屋,平整宽阔的马路。你再看看纪录片里的旧西藏,崎岖不平的土路上遍布乞丐,农奴破衣烂裳甚至戴着手铐脚镣。藏族同胞几代人的生活变迁就是新旧西藏最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生活改变太大了,也太快了!”

    说起现在的生活,旦增曲珍一脸幸福。她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家乡很多户人家都盖起了楼房,接通了电话,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现在老师和同学也很关心我,等将来自己学有所成,一定回到家乡为西藏建设贡献力量。”

    正如《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所言:50年沧桑巨变,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当前,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旦增曲珍深情地说:“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西藏的明天会更美好。”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