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1日
星期

在保增长中让百姓得更多实惠

——访江苏省省长罗志军
本报记者 戴袁支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11    [打印] [关闭]
    3月9日,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江苏省代表团副团长、省长罗志军,就“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罗省长,您说“今年,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读者问,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江苏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对改善民生会不会有影响?

    罗志军:2008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从2008年的GDP增长率来看,全国是9%,江苏是12.5%;从经济增长的回落幅度来看,全国是2.4%,江苏是2.3%。为什么江苏经济增幅高于全国而回落幅度低于全国呢?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出台了扩大拉动内需、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外经贸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10多个政策性文件,正在制定12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纲要。江苏经济外向度较高,易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事实上去年江苏净出口对拉动江苏GDP的贡献率也略有下降。但是我们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江苏经济增长点不少。前不久我去了苏中、苏北调研,南通正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和我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新一轮沿海开发;扬州在新光源等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基础和特色,正朝着技术在全国领先、产量达到一定份额的目标努力。南北挂钩和产业转移战略也取得了成效,宿迁恒力工业园、淮安振达钢管、宝利嘉纺织、盐城光达照明等,都是从苏南、上海等地转移来的项目。苏北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比之下,企业成本降低了,效率提高了。这“一高一低”正是苏北的比较优势,正是产业转移预期的效果。产业在更大范围内调整和结构升级的过程,是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内合理布局的过程。去年江苏区域发展呈现了更趋协调的好势头,苏中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苏南和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崛起正在成为现实。

    当前是“危”中有“机”。要充分利用中央“保增长、促发展”宏观政策措施出台、企业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加快、国内市场空间巨大以及产业转移趋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主动作为,积极调整,通过这一轮的优化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经济增幅有一点回落,但如果我们的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了、发展方式转变了,这对经济长远发展有利。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才能有更多的财力物力解决民生问题,才能为人民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去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57元,今年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分别增长10%和9%左右。

    记者:江苏省如何突出重点保民生?

    罗志军: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基。我们把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2月18日,我到镇江调研时,专门去了人力资源市场大学生就业招聘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询问大学生的就业愿望。江苏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初次就业率达7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0%以上。

    江苏正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企业发展保证就业,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力争全年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85万人。还要努力做到农民工返乡不失业、困难群众优先保障就业。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低保”3个全覆盖。

    记者: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怎样注重普惠来保民生?

    罗志军:在注重普惠保民生方面,我们正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将新增廉租住房1.2万套,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5万套,完成危旧房改造550万平方米以上,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争取在3年内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买得到、租得到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房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采取扶持生产、扩大就业、村企合作、挂钩帮扶等综合措施,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是我省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在去年100万人脱贫的基础上,今年再确保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全省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527万贫困人口在3年内基本脱贫。我们坚持向薄弱地区、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倾斜,着力增强改善民生的普惠性。继续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区,提高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高度重视安排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提高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完善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机制,苏中、苏北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和130元以上,确保城乡困难家庭、离退休职工和在校大学生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我们把为民办实事、做好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继续安排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同时部署实施农村人才、农民健康、为农服务、农村文化、农村环境、脱贫攻坚等新一轮农村六大实事工程,仅省级投入就将达上百亿元。

    与此同时,我们努力维护稳定保民生。深入开展人民内部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因企业停产、征地拆迁、工程欠款等问题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做到各种矛盾防范在前、处置在早、化解在小,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定不稳定因素。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生产安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让老百姓踏踏实实、平平安安地过上好日子。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