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中科大校长重弹因材施教“老调”
不少大学生失去了对知识的兴趣
前段时间,一个高三学生拿来一道奥赛化学题向这位中科院院士请教。侯建国一下子被“难”住了,院士还真做不出奥赛的化学题。
不服气的侯建国仔细研究了试题,明白自己“卡壳”的原因:其实是很简单的原理,可是出题的人就要把这个简单的原理绕来绕去,搞得像脑筋急转弯一样。他很感慨:在中学阶段教授的原理本来很简单,但是为了拉开一、二、三分的距离,出题人往往喜欢“躲猫猫”,把简单的问题故意复杂化。“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没有帮助。”侯建国代表说:“尽管中学生们学习的知识很多,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很多是无用的知识。”
这种模式下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观念根深蒂固,追求的目标是考分与升学率,采用填鸭式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灌输,这不仅压抑了青年人的兴趣、个性和想象力,而且让年轻人养成了一种学习和思维的惯式,习惯于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缺乏学习和生活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应试教育一定会带来题海战术,让学生过度关注细节,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课业负担过重,也会让孩子失去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快乐感。”侯建国说。
“基础教育的应试倾向仍然如此,高等教育也摆脱不了这个痕迹。”在侯建国代表看来,大学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应试的模式和思维,不仅课程压力繁重,学业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核心指标,而且在知识传授中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缺乏科研实践训练,缺乏有效引领学生进入科研前沿的条件和主动性,学生顺乎个性爱好和发自内心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出来。所以大学教育难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坦率地说,现在大学新生拥有的知识量比30年前我们进大学时要超出很多,阅读范围和开放的视野也远在我们当年之上,英语水平比那时候的博士生水平都不差,但是明显感觉相当一部分年轻一代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似乎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侯建国说。
应试教育的大学知识体系要进行一场改革
最适合现代大学生、能够重新唤起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大学教育是什么?如何让年轻人从应试教育的惯性中解脱出来,真正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来自主安排学习?
“因材施教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虽朴素,但依然应该是今天我们各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点。”侯建国代表认为:“这应该是我们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地说,知识的传授仅仅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
在两会过后,中国科大就要拉开这场教学改革的序幕。与以往的任何一场教学改革一样,大名鼎鼎的少年班又一次充当了教学改革的试验田。一个新的学院——少年班学院即将挂牌。少年班学院在现有的少年班和教改试点班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并与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合作,联合申报教育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试验区”并获得批准。
侯建国表示,此次即将开展的新一轮教育改革之所以选择少年班,是因为少年班同学思维敏捷、兴趣广泛、聪明好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和兴趣比较浓厚,可塑性较大。而且,少年班有着长期探索因材施教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所实行的培养模式比较适应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试点。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化培养菜单
“我们的教育很少真正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侯建国代表说。教育最重要的两个主体是学生和教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相应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如果不研究,不因材施教,学生就不会感兴趣,更谈不上质量。
少年班学院所做的努力是对现有大学知识传授体系的一次改革:进行贯穿大学四年的、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融合的自主化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这个学院听起来与英国高校的书院制有些类似:少年班学院将改变原来少年班一年基础课完成后分散到校内各学院自选专业的做法,而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集体,本科四年全部集中在学院管理。
侯建国代表介绍,科大的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型实验室。将少年班学院与国家实验室有机整合,将使得学生培养拥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现实基础。所以,这个学院内不分系,不设固定的专业,不对学生设定系统的、统一的知识结构和学业课程要求,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除了基础课集中授课外,其他课程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修读。毕业时,授予数学、物理、生物等不同专业学位。
这个学院的学生将享受真正的导师制,而导师负责的是为他们搭建一个知识骨架。侯建国代表说,这些导师会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规划制定指导性学习计划,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沙龙和最新学术进展报告,同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校内实验室或中科院研究所的科研一线,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大学生研究计划,通过实践锻炼发现各自的知识需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修读相关课程。从而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知识需求,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应试的痕迹将因此逐步被淡化。”侯建国说:“我们希望做到一流的学生与一流的科学家共同成长。这对老师来说也将获益匪浅,因为教学相长,老师与学生永远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