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3日
星期

湛江:为冲出危机欲“弯道超车”

本报记者 武欣中 林洁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13    [打印] [关闭]
    广东第一大岛——东海岛在湛江市东南,距市区23公里。这里是广东沿海地区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至今保留着原始树林和原生态海岸线,岛上居民多以出海为生。

    3月4日下午,在贯穿东海岛东西部的公路旁,一个来自东山镇的小伙子指着北方告诉记者,再过几年,等那边的大项目建成了,东海岛可能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他还希望到时能在岛上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再出海打鱼。小伙子说的大项目,是湛江正在规划建设的一个千万吨级钢铁厂——东海岛宝钢湛江大钢铁项目。

    从2008年起,随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湛江这座虽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经济仍欠发达的城市,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正如湛江市委书记陈耀光所说,湛江正谋划着在金融危机中实现“弯道超车、逆势崛起”。

    一个城市的发展冲动

    坐落在南海之滨的湛江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是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在改革开放前经济实力位列广东省第三,改革开放后又被列为第一批开放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湛江丧失了第一轮发展良机,不但远远落后于大连、青岛、宁波等同批开放城市,更被省内的佛山、东莞、中山等城市赶超。

    长期以来,湛江在失落、焦虑等复杂的心态中,等待一个腾飞的机遇。

    随着千万吨级钢铁厂等一批大项目的相继落户,湛江的发展势能已经积蓄到一定程度,可以说湛江已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点。湛江市市长阮日生对记者说,面对这些相继落户的大项目,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普通市民,内心都充满渴望发展的冲动。

    “以钢铁项目为例,首期投资700亿元,规模为年产钢1000万吨,建成后年新增工业产值700亿元,同时还可带动17大类200多个产业链项目建设,带动与之相配套的港口物流、商务、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湛江市政府研究室一位负责人表示。

    从今年到2012年,未来4年是湛江重大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进入加速发展的建设期。4年中,湛江投入建设的项目将达80多个,总投入预计高达2128亿元,内容涉及港口、钢铁、电力、石化和造纸等多个方面。正是因为这些大项目,湛江的城市定位及产业布局被写入了国家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湛江人看到了与大连、宁波等城市齐头并进的希望。

    湛江市处于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北部湾经济区、泛珠经济区、东盟自贸区等多个重要区域经济圈的结合点。“随着这些经济圈的成熟、扩展,湛江也会获得更多的辐射优势。”阮日生觉得,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拥有的区位优势。

    弯道超车 机遇与压力并存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蔓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经济运行的困难不断增大。面对金融危机,湛江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四个突破”:全市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首次突破千亿元。

    “金融风暴来临,珠三角的很多城市都在忙于调整、应对,而湛江由于对外向型经济的依存度不高,受到的影响较小,发展机遇更多。”阮日生认为,大家都在直道上加速前进,要超车,关键是弯道技巧,湛江便面临着一次弯道超越的难得机遇。

    目前,湛江累计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185项,总投资435.7亿元。阮日生表示,湛江将力争到2012年,实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工业总产值达700亿元以上。

    今年2月6日,湛江市与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了全面金融服务合作协议,工商银行广东分行从今年起5年内将向湛江市各类经济主体提供600亿元的融资授信额度。这些重大的利好条件,都是湛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阮日生透露,湛江当前正在制定实施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的方案,具体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是以深水大港为依托打造广东重化工业基地;第二是建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与珠三角的快速通道;第三是抓好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建设。

    此外,在引进大项目的同时,湛江在环保、节能、节地等方面设置了很高的准入门槛,实施严格的环境评估制度。阮日生告诉记者,作为后发城市,湛江有充足的条件规避过去一些发达城市走过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

    本报湛江3月12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