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
星期

读书之地

■张天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16    [打印] [关闭]
    新近收到友人的E-mail,讲到:现在各地建设的大学城,各校的新校区,基本上是水泥森林,完全没有自然山水,加上师生之间的日益脱节,这单调的生活对学生无异于雪上加霜。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寡头”的人本主义不同,不与宗教、自然、科学相对立。古代官私学堂的建构,充分体现了“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理念,学生涵泳于其间,养育出来的心胸、气质当然也不一样。

    近些年人们讨论教育问题,注意这一问题的人很少。静下来想想,这也是一个大问题,学校的文化环境有问题,自然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

    去年5月初的一天,我到清华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此时的北京已颇有些热了,好像已进入夏天。午饭后出南门乘车,车缓缓地由东向西而行,不一会儿,就到北京大学东侧,抬头望去,北京大学东南角一带高楼林立,多是近些年新建的,我暗想,师生行走其间,怕是要有压抑感的……北京一些中小学校局促于闹市区,校园被饭店等包围,围墙外熙熙攘攘,汽车喇叭声声不断……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学生真需要极大的定力。

    公正地说,我们很多高校创建时,是考虑周围环境的,如清华大学,离当时的市区有二十多里,那时校园美丽安宁的风貌,透过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我们不难想象。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一些原来离市区尚有一段距离的校园迅速被高楼商场所包围,这或许不是一两所学校所能左右的,进一步加剧校园环境恶化的是,一些学校不管校园原有的整体风格,大建高楼,求大求洋,校园内建筑物满满的……

    我们知道,古人读书一般喜欢开阔安静的环境,这是有道理的,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沉下心来;一些有条件的子弟,还会到山中集中精力苦读,说是苦读,却常常又有意想不到的乐趣——“天镜园浴凫堂,高槐深竹,樾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张岱《陶庵梦忆》)多么清幽的地方!在这里读书,可以消去胸中的烟火气,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人生之乐,莫过于此。

    如今的学生还能找到这样好的读书之地吗?恐怕只能于想象中得之了。

    也不尽然。台湾新近圆寂的圣严法师晚年花大力创办了法鼓山大学,这是圣严法师一生中重要的事功,这个学校的自然环境如何呢?下面是光临过此地人的描述:在我的印象中间,法鼓山真的是一片人间的净土,因为圣严法师在法鼓山这个地方,就是秉承着一种心灵环保的理念,在这个地方要建立一片人间的净土,来提升人的素质。要让人除了不受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这种内心的冲击之外,还要能够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现实和处理问题。在整个法鼓山,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一草一木,以及包括法鼓山所有的建筑。一砖一瓦都体现了圣严法师这种精深的、慈悲的一种观念吧,一花一木好像都是一菩提,一砖一瓦好像都在给你一种心灵的启示和净化。我去过太多太多的宗教圣地,但是真的只有在法鼓山,我才有一种人间净土的这样一种感觉,感觉到这个地方是一尘不染。

    看到这样的描述,让我这个走出校门多年的人也心生向往。

    我们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忘记,一流的大学要努力保持原有的或创建自然宁静的环境。确如友人所言,学生涵泳于其间,养育出来的心胸、气质当然也会不同。

    人们常说当代人浮躁,自然环境恶化也是原因之一吧。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