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9日
星期

“只要好好干,机会总会有的”

——大学生人武干部向军华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纪实
刘新文 赵伍芳 本报记者 赵飞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19    [打印] [关闭]
    向军华和他的父亲很相像,从外貌到性格,也包括职业。

    父亲向本金曾是一名老兵,因对“文革”不理解、仗义执言而被当成精神病患者复员回乡。老人因未能留在部队而终生抱憾,多年后提及,仍忍不住伤心落泪。

    受父亲影响,向军华从小热爱绿军装,却因患感冒而与军校擦肩而过。大学毕业前夕,当看到部队来学校招人时,已与湖南联通签约的他预感到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了。

    害怕简历被弄丢,他特意投了两份。顺利通过体检和面试,向军华被湖南省军区选中。“兴奋了很长时间,觉得特别满足。”他说。

    2000年毕业时,面对老师和同学的诧异和不解,向军华坚定地说:“这就是我梦想的道路!”

    两地书中,父亲勉励儿子要善于苦中作乐

    结束了在桂林陆军学院为期半年的培训,向军华想当然地认为他这样的高材生留在省城应无问题,而女友夏晔也正好在长沙找到了待遇优厚的工作。然而,向军华却接到通知:“组织上安排你到邵阳市城步县人武部工作”。他的心情一下跌到谷底。

    强忍泪水,他来到城步。先守仓库,再当干事,向军华一时感到迷茫。

    向本金没搬来和儿子一起住之前,父子俩一直保持通信联系。向本金在信中对儿子说:“世上本不存在苦乐之分,关键是人怎样去看待,要善于苦中作乐。”他勉励儿子要坚持写日记,这样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向军华特别感谢守仓库的老职工谢林生。老谢干了30多年仓库保管员,经常给他讲自己儿子的故事。老谢的儿子也是大学生,毕业后分到农村基层信用社当会计,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市农行的领导。

    人武部领导也来找向军华谈心,军华性格中坚韧的一面开始显露。“我慢慢感觉到,不管在哪里,只要扑下身子好好干,机会总会有的。我就是喜欢穿这身军装。”他说。

    给女儿取名“安”,告诫自己要安安心心工作

    基层人武部的工作内容有三项:民兵教育训练、征兵以及国防动员。2001年5月,分到人武部不久的向军华受命带领一个排民兵集训,由于精神紧张下错了口令,全排乱成一锅粥。政委让他写份材料,他想这下可以发挥特长了,下笔就是洋洋洒洒十几页。政委看过后批道:“是篇好散文,不是好材料,重写!”

    向军华主动要求下连当兵3个月,并连续参加5期民兵训练。当年人武部组织100多名民兵进行森林防火实兵演练,他指挥程序清楚,动作干净利索,受到观摩领导的好评。

    他认真学习了历年上级下发的经验材料,掌握了新闻稿件和相关文章的写作特点,很快成为人武部的“一支笔”。

    工作局面打开后,向军华开始动员妻子夏晔来城步安家。2002年夏天,夏晔辞职来到城步。由于不符合随军条件,搬来城步后她就闲在了家里。妻子是师范大学毕业,向军华便和她商量先在县城找份家教。

    他们很快写好了广告,复印100份,连夜贴到了县城的街头巷尾。满怀期待的一个月过去了,广告已被风吹雨打得面目全非,他们没有等来一个电话。

    他们还谋划过办幼儿园、做生意等,最后都没做成。当了一年营业员后,县里了解到向军华的实际情况,将夏晔安排到城步三中当数学老师。

    2004年,向军华的女儿出生。他查遍字典,为女儿取名“安”。“从字型上看,‘安’有家有宝贝女的含义,还有平平安安的意思,同时,也是告诫我自己,要安安心心在这里工作。”向军华解释道。

    给受灾群众送蜡烛,自家却只能点油灯

    有人开玩笑,地方大学生干部分到人武部是把树苗栽到了花盆里,难以成才。向军华不这么认为。“人武部虽小,也是个大舞台。”他说。

    2006年,县一中进行围墙改造,向军华经过时发现,围墙外正好是一个群众爱去的休闲空地。教育局不正要更新国防教育展览室吗,何不把教育展览室改成国防教育墙?

    取得了人武部、教育局的支持,一个月后,开放式的国防教育展览墙建成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群众在这里驻足观看。邵阳军分区当年就在全市推广了这一经验。

    人武部的工作人员穿的是军装,干的却是和老百姓接触的活儿。2005年11月,城步铁坑山发生特大山火,向军华主动请领任务,带着30名民兵连续奋战16个小时,终于扑灭大火。

    2008年年初,城步南山地区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电力供应中断,上万群众晚上生活在黑暗中。向军华主动提出带领5名民兵上山为村民送蜡烛。平日两角一支的蜡烛卖到一元一支,他们跑遍县城买到2000支。

    猎豹车在白茫茫的路上缓慢开进了40公里,剩下的20公里只能步行。爬一段斜坡时,向军华负重跌倒,顺着冰面一下溜出30多米,幸好被一块巨石挡住,才没有滑到山下。晚上10时多,他们终于到达南山顶,将蜡烛全部分发到村民手中。

    回到家里,向军华发现屋内一片漆黑,县城里已经买不到蜡烛。他倒出一勺花生油,放上一条棉布头儿,做了个灯,屋里终于有些亮堂了。“小时候家里就是这样照明的。”他愧疚地对家人说。

    跋山涉水十小时,只为一名应征青年政审

    一些乡镇武装部的同志说,向军华的到来,改变了当地群众对军人的看法。

    2004年征兵,向军华负责威溪乡的政审。应征青年漆世江家住安福村,距离乡政府30多公里。有人劝向军华把他家人叫下山问问就行了,因为多年来都是这么做的。向军华拒绝了。

    翻过三座山,趟过一条河,从上午8时走到下午6时,向军华来到了安福村。走到村口时他吃惊地发现,村民们排得整整齐齐在村口等他3个多小时了。

    村里一位老者说:多少年了,第一次看到解放军进我们村子。“此后,那里适龄青年参军的热情一直很高。”城步县人武部副部长戴恩光说。

    2005年冬天,一名40来岁的中年妇女找到向军华,攀上老乡关系,非要留下点“活动费”,好保证她的儿子当上兵。

    向军华说:“只要身体政审合格,不花钱也可以去,身体或者政审不合格,花再多钱也没用。”中年妇女不相信,执意要留下钱,向军华生气了,厉声说:“再这样,你小孩就是合格了,也不能去。”中年妇女只好悻悻地走了。

    随后向军华了解到,中年妇女的儿子身高1.73米,体检政审都很好,便向部长、政委推荐了他。这名青年顺利地入了伍。

    后来,那位妇女逢人便讲:“谁说当兵要花钱?我们家孩子当兵就没有花一分钱。”3个月后,武装部收到的第一个新兵连嘉奖喜报就是这名青年的。

    向军华一直对父母心怀愧疚。父亲前年得了脑梗塞,半边身子瘫痪,智力也严重下降,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谈笑风生、健步如飞了。他就将父母接到身边一起住,方便照顾。

    不久前,省军区机关的干部去看望向军华,老人正坐在椅子上烤火。一位大校对老人说:“感谢你啊,培养了一个这么好的儿子。”老人看着他,张张嘴没有说话,却举起手,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