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同情而刻意美化一些底层的恶
也许这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当一个探望病重父亲心切、被贫困扭曲了心灵的年轻人,确实可能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来——不过当生活中类似的社会新闻越来越多的时候,如什么孝子无钱葬母含泪沉尸葬母,什么穷人生重病无钱就医通过抢劫坐牢治病求生,什么刑释人员为重返监狱治病欲实施强奸……我就很怀疑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是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事,还是我们基于同情弱者,而刻意美化、诗意化、英雄化一些底层社会的恶,从而在叙述和报道这些故事时,潜意识中不由自主地将现实往一些模式化的情节上靠和套,从而滋养我们的某种道德审美。
不是我不同情弱者,不是对底层生活缺乏怜悯,也不是对贫困对人心灵的扭曲缺乏理解,我只是想提醒善良的人们,对自己身上那种美化恶行的思维要时时保持警惕:无论是谁作的恶,无论恶有什么借口,它都应该受到批评。
记者报道这条新闻时,看似客观地还原事件的经过,其实并没有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进行叙述,而是不由自主地带着许多感情、猜测和成见。那条新闻原本的事实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王某在西客站附近持刀抢劫,被群众当场抓获扭交警方,警方事后发现被抢女子包中仅有4元人民币,王某向警方交待称抢钱是为了回老家探望病重的父亲,自己失业后身无分文——从常识判断,这才是客观、不带感情色彩、没有预设判断的叙述。
而记者则在报道中则掺杂了无数的个人情感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先在地强调了王某的失业身份,强调他是回老家探望病重的父亲——其实这一定是王某自己被抓后的供词,并未得到最终的确证。而记者不加分辨地用王某的叙述来描述事件经过,先入为主地交代他的身份和他的作案动机(并非经过自己实地的调查和印证),这足以引起许多人的同情。“当街抢劫4元”也不符合事实,事实是王某持刀抢包,他以为包中有很多钱的,只是事后警方发现包中仅有4元——而经过这番带着感情色彩和预设判断的叙述后,一起抢劫案,就被转换成了一个孝子为看病重父亲而无奈抢劫的底层弱者沉重的生活。
这种满含感情色彩的新闻叙述,自然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这件事的看法。某网站的调查显示,高达68%的网友对王某表示同情,希望能对其从轻发落。
然后,像以前许多类似事件一样,许多不辨真假、不过脑子的评论作者又陷入了新闻故事营造的悲情中,被记者先入为主所倾注的情感所感染,把一个被“美化”的持刀抢劫的犯罪嫌疑人,进一步阐述为一个体制的受迫害者,一个被万恶的贫困逼做坏事的底层弱者,进而追问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失业保障体系、就业制度等,把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罪恶都归咎到体制和社会身上。从不合格的记者开始,到情感用事的网民,再到不过脑子的评论作者,舆论就此完成了一个底层悲情故事的完整叙述,强化了对“社会罪恶”的刻板成见。持刀抢劫的血腥、残忍和罪恶被过滤掉了,空气中流动着廉价的感动泡沫。
这是在行善和送温暖吗?不是,这是在作恶和为社会召唤魔鬼,是怂恿人释放自己的恶欲,是鼓励人放纵自己的弱点,是在传播一种可怕、危险的暗示:你是弱者,你可以去大胆作恶,我们会在道德法庭上为你辩护;你放心地去作恶,总有万恶的体制为你作挡箭牌。
同情弱者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一种美丽的本能,人类的和谐共存需要这种本能。因为有同情,人类才没有陷于过度的自私自利中;因为有同情,人类社会才不至于成为弱肉强食的野蛮丛林;因为有同情,人类才告别了动物性而有了社会文明。不过同情应该是有原则的,同情之上还有正义、公理和法律,不能毫无正义原则地滥用同情。那种由于泛滥的同情而产生的“弱者就代表正义”、“弱者之恶是被逼出来的”、“弱者天然占有道德优势”的看法大错特错。
想起了前段时间那个悲情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报道原本说他是无钱火化母亲遗体、含泪将母亲尸体沉水抛尸的孝子,可原来并非无钱,而是在母亲病危之际开始与人合谋将亡母沉尸处置,因为这样“可以省些麻烦”—这样的结局,打了滥施同情者一个响亮的耳光。我也不清楚“失业大学生无钱回家当街抢劫4元”背后的真实到底是什么,我只能说:弄清事实后再作道德判断,而事实判断是,他作恶了,就该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