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3日
星期
一座位于湖北荆江分蓄洪区涉及6个村庄30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的
“转移桥”遭遇移花接木,村民反映三年毫无结果——

荆江分洪“转移桥”遭遇转移之痛

本报记者 雷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23    [打印] [关闭]
    50多岁的魏天香说自己每天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

    魏天香是湖北省公安县埠河镇杨潭村人。她说,村里有40多个孩子在离村5公里外的公安县慧心小学上学,每天早晚两辆汽车接送孩子都要经过村口一座已经变为危桥的“救命桥”,“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儿子媳妇又在外面打工,万一出点儿事情,叫我们怎么交代呀?”

    魏天香所说的“救命桥”,是一座背负着“特殊使命”的大桥——涉及6个村庄30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转移桥”。然而,当地村民却反映,这座国家投入资金准备重建的“救命桥”项目遭遇了移花接木。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转移桥”被转移的背后,地方水利部门面临尴尬处境,“救命桥”政策本身就亟须“救命”。

    荆江大堤下的“救命桥”

    1998年的那场洪灾,无疑是上世纪末全国人民的一段悲情历程,当时的情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公安县埠河镇位于全国闻名的荆江分蓄洪区,1952年经批准建成后,分蓄洪区3次投入使用,分蓄超额洪水126亿立方米。

    杨潭村处在分蓄洪区的最尾端,全村有1970人,周边与马市、联合、江明渔场、群星等村相邻。上世纪60年代初,为保证分洪时人民群众的安全,政府在村头建起了一座分洪转移桥,取名“杨潭桥”。

    年近50岁的村支书李华伟说,这座桥在平时是杨潭村及周边3000余名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一旦分洪就是群众生命财产转移的重要通道,自己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老人们就开始叫它“救命桥”。

    2003年以来,这座“救命桥”却连遭重创。一些村民介绍,当时荆江大堤加固,从杨潭桥附近工程取土回填堤基,打坝排水时杨潭桥下水位过高,将桥基冲垮。不久,恰逢207国道重新修建,施工车辆频繁绕道途经该桥,导致桥梁被损坏。

    2004年,在村民的期盼中,公安县荆江分洪管理局派来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对这座已经伤痕累累的“救命桥”进行勘查,准备次年重建,预算投资27万元。

    杨潭村一组的张昌权清晰地记得,2005年下半年,当时自己开三轮车,每天接送技术人员在县城和桥头往返,“他们连续搞了3天,钻井测土,乡亲们可高兴了”。

    而当时的埠河镇荆江分洪管理所负责人杜明新的话也让村支书李华伟吃了一颗“定心丸”,李华伟至今记得这句话,“你们的桥已经批了,马上要开工”。

    转移桥被“转移”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006年年初,50多岁的村民邓心杰到离家五六公里远的群合村走亲戚,经过村头一座小桥时,他不经意地发现,桥头一块碑上赫然写着几个字——杨潭桥。

    “这不是我们的桥名吗?”联想到自己村里钻探取土后的悄无声息,邓心杰心中一下子多了些疑惑:是不是我们的桥被“转移”到这里来了?

    很快,“群合村头出现杨潭桥”的消息在村子里传播开来,抱怨、焦虑和议论在不断地搅动着这个昔日平静的村庄。

    有人说是村支书没有能耐弄丢了项目,有人猜疑是不是支书把项目让给了别的村收了人家的钱……这样的话传到耳朵里,20多年的老党员、连续四届的县人大代表李华伟一下就懵了。

    “当时骂我是卖国贼的都有”,李华伟说,至今回忆起当时的处境和压力,仍然觉得有阵阵凉意。

    几年来,李华伟为这事找过领导,也在全县的人大会上提交过议案,还经过了小组讨论,但依然没有下文。

    3月1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长22米、宽5米的“救命桥”,如今已是遍体伤痕,一头桥基基石外的水泥裂缝宽达10厘米,大桥一边的护栏在汽车多次撞击下已歪向一边,桥面上还有1平方米左右的地方凹陷。

    年久失修加上不断被损毁,这座桥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2007年年底,一户村民家里建房子拖水泥砖块,眼看着直接通到家门的路因为怕经过这座桥出事,只好绕了1.5公里的“冤枉路”,“这样算来,一车就要多花10多元”。

    几年来,桥上连续发生的几起交通事故,更是让村民心有余悸。2007年10月的一天,在附近放牛的邓心杰就亲眼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场景:一辆三轮车经过桥面凹陷处打滑前栽,满载的水泥全泡了汤,司机的手撞上桥墩裸露的钢筋,顿时鲜血淋漓。

    村民们担心,现在正值春耕季节,汛期逼近,加之春雨绵绵,渠水高涨,会不会桥毁伤人,影响生产,给转移带来困难。

    “桥名就是个符号,我们也是随便取的”

    3月13日,记者从杨谭村头乘车来到群合村桥头,车内里程表显示距离6公里。杨潭村支书李华伟介绍,两村虽然在同一镇内,但中间隔着马市、群星等3个村落和一个农场,分属两个不同的办事处。

    这座单孔水泥桥头竖立了一块碑,题名“杨潭桥”,建设单位为湖北省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2006年3月竣工。

    13日,记者就此采访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徐星华时,他告诉记者,杨潭桥是荆江分蓄洪区的一座转移桥,是国家花费数十万元修建的。之所以将群合村的桥取名为杨潭桥,完全是工作人员疏忽所致。

    然而,记者在群合村采访时,很多村民说,这座桥当初申报时建在杨潭村,后来被人争取过来了。

    针对群众猜疑的猫儿腻问题,徐星华坚决否认。他解释,分蓄洪管理区内有180多个村,在张村做和在李村做对管理局没有影响,“名字是随便取的,以前也不知道有个村叫杨潭村。”

    但他随即表示:现在国家批准了建设马市桥(在马市村),到时他们可以考虑将这座桥建在杨潭村,但取名必须为马市桥。徐星华同时说,群合村里的“杨潭桥”不属于这种情况。

    消息传到杨潭村后,村民非常不解:“这些转移桥都是国家根据荆江分蓄洪区的实际情况批准建设,怎么可以随意转移调包呢?难道之前的规划设计都成了儿戏吗?”

    徐星华也承认,现在政府对荆江分蓄洪区的投入不足,只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水利部门处境尴尬

    埠河镇荆江分洪管理所时任所长杜明新现已调任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任工程管理科科长。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当时杨潭村转移桥的确纳入了预算,但是局里每年3000万元的经费由国家、省、县各投入三分之一,国家投入每年差不多能全部到位,但省里基本没有,县里的投入也只是在政策倾斜方面,“主要体现在施工环境的协调。”

    杜明新介绍,杨潭村的桥在当时不属于仅有的1000万元投入经费中最紧急的部分;而与此同时,转移桥一类的项目,每年不能向国家重复申报,每年又有最紧要的桥梁要重修,所以杨潭村的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而自己当时也没说过“杨潭村的桥马上修”。

    杜明新介绍,辖区内已建设桥梁按国家政策实行“谁受益,谁维护”,“转移桥”的设计主要是按照荆江分洪时人员、物资转移来建设的,承重有限。但在当地,这类桥梁又承担了日常生活使用功能,当前农村经济更加活跃,每家每户修建房屋运送砖石的载重汽车每日来回,对转移桥的损害非常之大;同时,调查发现,农村抗旱在桥面挖水沟和水坝的水流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桥梁损毁。

    杜明新说,根据去年的统计,辖区内有20多座这样的“转移桥”等待重修重建,“但经费有限,只能从最危险的地方开始。”

    3月16日,记者在湖北省水利厅宣传中心的引导下,见到了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的上级管理部门——湖北省河道堤防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易军。易军对杜明新关于经费缺乏的说法表示认同。

    易军介绍,国家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比例高达2/3,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难以到位,局里还曾经专门跟水利部反映过。包括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在内,全省一共有4个这样的分洪管理区,每个辖区管理局每年都是3000万元以内的预算,但基本只能完成工程的1/3。

    同时,按照目前政府工作通常的做法,已向国家申报审批的工程次年再申报也不可能被重复审批,比如第一年3000万元做3座桥,实际只能修一座,第二年只能另报3座,修其中最危险的一座,如此循环就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几年下来,再修的桥危险度、需求度已经远远低于第一年中的后两座。

    易军分析,分蓄洪区内的转移桥大多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本身面临着寿命极限,现在正处于大规模危桥爆发时代,一个分蓄洪区内每年1000万元还要承担修路、安置房建设等多个项目建设,经费根本不够用,以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为例,去年就没有申报转移桥修建项目,因为资金都要用于修路建设。

    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仅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辖区内安置房建设一项,因行政协调、拆除改建、工程占压、自然灭失等原因,大部分房屋已经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目前,安全台区只剩下不到600栋这类安置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这批砖木结构的安置房已经老化,有的甚至成为危房。“这些房子都急迫期待经费投入。”

    “这种已经被工程管理局确定为‘危桥’的转移桥梁重建工作,是否就要被这样搁置下去呢?”记者问。

    “目前来看,地方上也只有这样了。”

    “一些桥已经这么危险,出了问题怎么办?”

    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杜明新尴尬一笑给予了回答。

    该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国家的投资政策本身需要完善,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比例分配也要考虑地方实际,“碰到这种情况,我们也很为难,但这是制度性问题,基层根本没办法解决,也许只有等到真正出了事才会有人重视。”

    该人士举例,在分蓄洪区一处危险堤段中有3处险段,根据划拨的经费,只够修一处,结果另两处就搁置了好几年,“这样的修法那还不是修了等于没修。”

    记者在前往群合村时发现,路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上百个几十厘米的土坑,汽车一路在颠簸中前行。

    当地村民反映,村民进村几公里长的泥结碎石路是与桥一起修的,不过两三年,因为“修得太简单,只有两三厘米厚的一层水泥灰石”,有的地方下场雨就被浇开了。

    然而,针对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徐星华关于“马市桥可以考虑建在杨潭村,但取名必须为马市桥”的说法,易军表示,按照国家规定,如果这样做肯定是违规行为,属于挪用资金,国家的投入必须用在该用的地方,“买青菜的钱不可能让你去买萝卜。”

    “合情不合法。”当地一名观察人士分析,地方管理局属于系统垂直管理,本身也要协调与当地的关系,一些不为规定认可的东西,也有可能是照顾了当地的实际,更应该反思的是政策层面本身。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