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我当影评家算是“瞎嚷嚷”
尽管已有观众认为《二十四城记》风格大变,是“假纪实”,但作为成名导演,贾樟柯的成长史,对于成长中的年轻人还是具有相当“励志”作用的。他说,“拍电影是我接近自由的一种方式。”这句话对大多数人来说,算是一句成名后的警句。不过贾樟柯也说,每个人都有最贴近自己的艺术方式。他自己就曾经历了诗歌、绘画、编剧,最终找到了电影,作为自己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
2008年的一天,贾樟柯在巴黎大都市的一角独自小憩。一个街头摄影者发现了他,并拍下了他半掩着面、闭目沉思的疲惫瞬间。然后,摄影者以12欧元的价格把这张照片卖给了贾樟柯。贾樟柯自己很喜欢这张照片,并把它用作了新书《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的封面。
据说,讨论贾樟柯很难,因为他给批评家留下的空间很小。其实,晚近两年,他自己或多或少也在充当电影批评家的角色,并且开玩笑似地把自己发出的这些声音叫做“瞎嚷嚷”。他曾声称“业余电影时代的到来”,当然他解释说他指的是精神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现在看来,贾导似乎有点未卜先知,是在倡导电影业的平民精神。对第五代导演的几位“腕儿”,他也颇多微词。他愤世嫉俗地与前辈争夺对于“苦难”的发言权。贾樟柯理直气壮地认为,每一代人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苦恼甚至苦难。大家对苦难的发言权是平等的。在他看来,《黄土地》、《红高粱》只不过是时代思潮的产物。而且他不留情面地指出,第五代导演基本上靠文学作品改编的作品功成名就,一旦离开了文学的土壤便开始失语。话说回来,贾樟柯自己的脱颖而出,又何尝不是时代风会演变到了一定阶段之使然?
贾樟柯很敏锐地捕捉着其他电影人的特质,借以映照自己的电影基因。在日本,他向小津安二郎致敬,因为他们都用镜头对准了“被忽视了的平凡”。在伦敦,一见到李安,他就记住了李安不经意间说出的“生意经”:不要想观众爱看什么,要想他们没看过什么。在纽约见到马丁·西科塞斯,老马丁告诉贾樟柯,他影片中的小武就像自己的叔叔。贾樟柯感觉到,老马丁自由地出入电影,像一个得道的老妖怪随意畅游。那么,贾樟柯姑且可以算作小妖,还在电影的“魔界”里修炼。
《贾想 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
贾樟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