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

为什么疫情常和瞒报在一起

宋桂芳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25    [打印] [关闭]
    河南省民权县手足口病疫情经媒体报道后,日前卫生部工作组正式确认两岁半的胡文艳死于手足口病,河南省没有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说法被打破。虽然民权县上报的数据称没有更多患儿死于手足口病,但目前记者已经找到了10个疑似手足口病的死亡病例;而在山东菏泽,这一疑问仍在翻版着继续。(《南方都市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京报》3月24日)

    每有疫情,必有瞒报。瞒报谎报者屡禁不绝,绝不只是道德层面出了问题,更是出于成本收益的“最优”选择。瞒报比直言的机会成本小:一者,上级对疫情反应迟滞,过于信赖下级之“报”。若不是媒体记者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监管部门还会“下访”相关数据?为什么最具渠道优势的监管部门,却屡屡被媒体报道牵着鼻子走?为什么总是不够专业的记者轻易就发现了上报数据之外的实情?

    二者,瞒报后果虽然严重,但责任罚单很容易转嫁。譬如河南民权在结果还没有搞得很清时,就毅然决然地出台了“严肃处理责任人”的通知:副县长朱华光向县委、县政府作出检查,给予县卫生局局长杨保军、副局长闫明玲、县人民医院院长王在启不同程度的警告处分,免去县疾控中心主任黄绍方的职务,给予120急诊科长苏婧撤职处分,辞退救护车司机王七龙。又是辞退又是撤职,你能说这个处分力度不大?可我们用脚趾头也能想清楚:急诊科长、司机之类的所谓“责任主体”,除非吃饱了撑的,恐怕连“报”的资格都没有,何来瞒报谎报的激情?

    公共事件上的谎报瞒报屡见不鲜,要反思一下:有些制度是不是也在逼人扯谎?新闻事件中,经常会有人很诚实地说“报上去就要丢官”:上报则意味着丢官,而瞒报可能逃脱责罚,即便被上头发现瞒报,最坏也就是丢官。如果没有合情合理的公共事件上报激励机制,不瞒报也难。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