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
乡村教育方向一错再错?

重点高中的农村娃也在减少

本报记者 樊未晨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3-25    [打印] [关闭]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经退出竞争了。”温总理最近提到的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话题最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江苏扬州的王雄告诉记者,农村娃不是从进入大学时才开始减少的。

    2008年11月~12月,《中国城市高中生的家庭背景调查》课题组对全国6个城市的8所重点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一所重点学校近30年的高中生家庭背景变化进行了档案调查,王雄就是这个课题组的负责人。

    “从调查结果看,来自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者与专业技术人员等传统和新兴的优势阶层的子女获得了最多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而社会弱势阶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则逐渐减少,尤以工人、农民的子女下降最为显著,”王雄说,“大学生的社会阶层背景,与高中生的社会阶层背景是基本同构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状况是高中教育的直接延续。”

    -44.83%:农村娃在重点高中的真实位置

    王雄他们所做的调查采用了目前社会上较为认可的社会阶层分层方式,把人群分为10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城乡无业、失业或半失业者。

    调查显示,在我国城市重点高中,来自个体工商户家庭的学生最多,达19.71%,其次是产业工人(16.65%)与专业技术人员(13.86%);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处于中等,为6.66%,比例最低的是办事人员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分别是2.07%、5.22%。

    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并不很低,为8.28%,在10个社会阶层中排名第六。“初看这个数字并不觉得农村学生少”,王雄说,但是,如果我们把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在重点高中的比例与该阶层在社会总体中的比例进行比较,教育的不公平状况一下子就会显现出来。

    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我们可以看到,来自私营企业主家庭的学生在重点高中生中所占比例为11.79%,明显高于他们在社会总体(0.54%)中所占的比例,高出了11.25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的所占比例也高出了9.57%,经理人员阶层的所占比例高出了9.13%。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社会变革中受益最大的新兴经济阶层,迅速地将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王雄说。

    看似所占比例并不少的农民阶层,通过这样简单的计算后成了负差距最为明显的阶层。

    按照《2000~2005年:我国职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统计,农业劳动者在社会总体中所占比例为53.11%,但是在王雄所做调查中,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的比例仅为8.28%,两者之间相差了 44.83%。

    -44.83%真实地给农村孩定了位:在社会中他们基数众多,是社会分层的三角形宝塔最坚实的底座,但是在优质教育资源面前,他们面前的三角形颠倒了,仅有少数人挤进了重点高中,得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30年里农村娃上重点高中的数量从较少到很少

    农村孩子在重点高中人数较少的现象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课题组还对江苏省某一重点高中30年的学生档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来自农村学生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1978年时,该校学生中最大的群体是来自工人家庭的孩子,占到学生总数的37.3%。可见,工人确实是当时的“领导阶级”;其次是专业人员(教师、医生)(19.4%)和政府管理者(17.5%)。这是一所城市重点高中,也面向农村和城郊招生,虽然来自农村的学生所占比例也只有5.1%,但也仅比来自企业管理者家庭的孩子低2.7个百分点。到了1988年,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下降为1.1%,1998年农村学生所占比例曾经上升到4.6%,“由于扩招,扩大了重点高中的班级规模,农村生源也随之有所增加,但是这种增长是暂时的。”王雄说。到了2008年,该重点高中的农村生源比例再次下降为1.1%。与此相反,来自企业管理者家庭的学生比例增幅显著,从1978年的7.8%,上升到2008年的43.0%,来自政府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教师、医生)家庭的学生比例相对稳定,均在20%上下浮动。

    纵观30年,政府、企业、专业人员三类人员的子女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从优势阶层(三类人员家庭孩子在重点高中中合计比例为44.7%),逐渐转变为强势阶层(三类人员家庭孩子在重点高中中合计比例为77.6%),而农民连同工人和打工者家庭则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三类人员家庭孩子在重点高中中合计比例从30年前的42.4%下降为5.9%)。

    择校生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农村学生的机会

    “我1985年参加工作,当时班里还有不少工人家庭的孩子,也有来自农村的孩子,但是,现在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已经很少见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重点高中老师说。

    这位老师介绍,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共有三条途径:

    首先是“名额分配”,也就是由高中直接下放到初中的名额。这些学生由初中学校推荐,通过这条途径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大概有20%~30%;其次是通过中考。这条途径完全靠学生的真正实力,大概有50%的学生会通过这条路进入重点高中。“另外20%~3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50%的学生是通过择校进入重点高中的”,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

    择校的背后是钱、权与教育机会的交易。

    “通过择校进来的孩子,后台都不好惹,”这位老师说,这些孩子通常都有权有势,他们在学校很“牛”,即使犯了错误学校也不好处理,“所以,在很多重点高中,教育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入学上,同时还表现在高中三年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已经无处不在了。”

    择校生所占比例加大,必然挤占其他途径进入的比例,无权无势的农村孩子无疑成了被挤占的对象。

    与大中城市重点中学相比,县城的重点中学应该是聚集农村孩子最多的地方,但是王雄他们所做的调查显示,即使在县城重点高中里,农村孩子的比例也仅为11.9%。

    “择校费3万,住宿费一年大约1万,”东北某重点高中的姚老师算着账,不算生活费,一入学就得4万,“所以,不少农村家庭,只要有孩子上了高中就开始借债,一直借到孩子大学毕业。”

    另外,农村学校师资相对薄弱、农村学生视野相对较窄,很多农村孩子不得不靠挤占时间和题海战术而在考试中胜出,但是随着考试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能力考查,农村孩子原有的优势也在一点点儿地消失。

    担心上了高中也考不上大学许多农村孩子主动放弃机会

    钱和权并不是挡在农村娃面前惟一的门槛。

    来自河北农村的小伙子小章,如今在北京一个美发厅做小工,4年前他考上了当地一所不错的高中,但是最终没去上:“学校里只教对高考有用的东西,如果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我既不会种地也没有什么手艺,怎么养活自己?还不如早点儿出来打工。”

    小章介绍说,在村里他就算上学时间比较长的了,不少孩子没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在农村,上了高中而考不上大学的人就像废物,什么活也不会干。”

    自从决定不上高中了,小章把所有的课本都扔了。现在他正利用业余时间学电脑,“我有点儿后悔了,不如早点儿出来,能早一点儿学些有用的东西。”不到20岁的小章脸上写满了无奈。

    社会分层数据采用2005年全国统计,引自陆学艺《2000~2005年:我国职业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统计研究》第25卷第2期,2008年2月。

    1998年的数据,企业管理者与工人合计为45.5%,但未能区分,因此无法归类统计,变化趋势可从前后数据中了解。

    图表:杨大昕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