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路,怎么走出来的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被视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遭到代表、委员们较为密集的批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是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因素。”
所谓“专业对口”,已经时过境迁
在小李的一位老师看来,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在计划经济时代非常吃香,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就有点儿“水土不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陈全明教授则认为,这个专业除了要继续调整课程设置外,还应该取消本科教育,只招收研究生,因为只读了4年书的本科毕业生,难有充足的知识去“管理”国家宏观经济。
不适合招收本科生的专业并非仅此一例。2006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校长提出,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不适合在本科设置——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必要的阅历,本科生很难胜任这些专业职位,工作也难找到对口的。
与过去按计划招生、分配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不对口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足20%。
“到了需要就业的年龄,即使没有上过大学,也一样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学教育肩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的使命,高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不能仅仅简单地盯着就业市场。
他告诉记者,2008年,教育部撤销了11个本科专业布点,同时指出,在办学基础好的高校,某些专业也要保留“火种”,比如国民经济管理专业等。“这些年,我们也设置了一些宽口径的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按大专业类招生,本科培养阶段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后两年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该负责人还表示,大学生也要转变就业对口的观念,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高校专业设置的批评,还落在了学校缺乏自主权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缪协兴表示,许多专业设置都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确定的,根据教育部的专业目录而来,高校要想根据需求设置一个专业很困难。
对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该负责人表示,“事实上教育部已经放权了”。据介绍,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依据的是1998年修订的专业目录,除目录外的专业和目录内控制布点的12个专业外,只要具备办学条件,高校就可以自主开设目录内其他专业,教育部只是备案,行使“宏观调控”的职能;对于新形势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的新专业,近10年来,教育部已经批准设立约300个。据悉,有的高校曾申请开设“WTO”专业、“服务外包”专业,未获教育部批准。该负责人解释说,其实这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来实现,没有必要开设新专业。
在他看来,公众质疑“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多是指大学生学了“热门专业”,却没有相应的工作机会,这跟有关高校的专业招生规模有关,不能一闷棍打在教育部对专业门类设置的管理上。
一味追捧热门,纯属“自杀行为”
日前,来自郑州的大学毕业生小王在北京呆不下去了,学新闻专业的她,无法在北京撞到好运气。据她了解,全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有跑到北京找工作的,而北京各家新闻单位对新人的需求量有限,北京各名牌大学的新闻系毕业生也在犯难。
2008年10月,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吴廷俊透露,1983年,全国开设新闻类专业的院校仅有21个;1989年,这个数量是51个。2000年到2004年,全国新闻类专业点增加了335个。2006年,全国新闻类专业点达661个,2008年的数字更达到了877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
不仅仅是新闻类专业,近年来,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等投入少、短期市场需求大的热门专业,也成为备受追捧的“宠儿”。这些专业成为招生大户,学生人数激增,但就业市场却没有随之增大。
热门专业“大跃进”式的扩张和日益“鸡肋化”的背后,隐藏着一本经济账。有教育专家指出,文科类有太多靠几本书、找几个老师就可以应付的“软专业”,这些专业投资少、见效快,所以一些高校一窝蜂地“大干快上”;而投入比较大的“硬专业”则不受待见,如核工程与核技术、数控机床等需要较强硬件投入和师资力量的专业。
2007年4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表示,高校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开办所谓的热门专业,是一种“自杀行为”,学生培养数量虽多,质量却得不到保证,“非常不幸的是,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到不少这样的现象。”
一边是“热病”发作,另一边却是“冷病”附身,部分特色专业和目前社会需求量小的冷门专业备受轻视。上世纪90年代,经历核工业军转民的冲击,许多高校纷纷停办冷门的核专业。目前,仅有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寥寥几所高校开设核专业。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核电工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据悉,按照每年计划投产两个核电机组计算,我国至少需要上千名高等人才,但全国每年能提供的核专业本科毕业生仅有约400名。核电工业人才“断裂带”已经显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采取措施解决部分专业人数过多、布点过密、师资薄弱的问题;同时,他们已经着手与科技部、人保部等部门对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有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盲目贪大求全,导致“虚胖”严重
最近,安徽的耿先生四处访亲问友找“路子”,很是闹心,这种情绪从去年7月就开始了。当时,耿先生的女儿从某航空类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没找到工作,现在还在家待业。在耿先生看来,女儿所在的英语系简直是误人子弟。“英语专业也许没错,但航空类的学校为什么也要设这个专业?有什么竞争力?”他说。
对高校专业设置“贪大求全”的非议,近几年来一直不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再次提到这个问题。他忧心忡忡地说:“高校在规划自身发展时,存在令人担忧的‘求全’现象,具体表现在学科专业的规模扩充上。”
这种“贪大求全、扩张版图”的冲动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历史背景源于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导致学科设置过于单一、文理分割、理工分家的局面,其弊端在改革开放初期日渐凸显。自此,高校开始了从单科到多科再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单科性院校除了要培养专门人才外,还肩负着为当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的任务,需要开设新专业。
但有些高校却走向片面追求学科齐全的极端,引发严重的专业设置雷同和重复建设现象。2008年,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省属院校招生专业目录显示,58所本科院校中有51所院校开设了英语专业,只有22所院校开设有“独家专业”。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曾指出:“一些专业性高校增设的新学科、新专业往往是自己的弱势学科、专业,它们各自都想向多学科甚至综合性高校方向发展。”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升格”之风愈演愈烈,不少“学院”热衷于升格为“大学”。要完成这一“华丽转身”,必须满足教育部规定的以下条件: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覆盖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有20个以上的本科专业。
部分高校为了达到升格标准,不顾师资力量、硬件设备的实际情况,没有条件也要上,导致盲目开设新的学科专业,造成规模臃肿和重复化建设;本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也随之更加拮据,学科建设表面繁荣的背后,是教学质量的滑坡。
提高培养质量,预测需求数量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要求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的呼声不断。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校长易红表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依据社会需求,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我们将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起,结合学位条例的修订,适时修订专业目录,使之更加科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的专业设置主要存在局部性、结构性问题。
这位负责人认为,专业目录既要讲究灵活性,又要注重稳定性。目录外专业,只要满足现有专业不可替代、符合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名称科学规范、有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等条件,一般都会获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陈全明教授在呼吁专业设置继续放权的同时,强调“放权不等于放任”。“不能一切都以就业率为标准。对于数学、哲学、历史等基础性、理论性学科,不能因为社会需求少就轻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基础学科。”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校必须加强自我约束,不能完全围绕市场转,因为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也建议,政府应该保证冷热专业协调发展。对于热门专业,要适当加以规模控制,同时确保冷门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该部门将建立专业设置的准入制度,适当控制文科、艺术类、管理类专业布点和规模,重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走内涵化发展道路;对于社会急需、基础不好的冷门专业,将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其发展。
他还提到,在2007年初,教育部启动了“质量工程”,其中包括目标宏大的“专业设置预测系统项目”——建立专业设置预测数据库和数学模型,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
但是,他承认,这个宏大的项目也充满风险: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效应,人才预测也不可能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变动的方方面面。“我们很难预测到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也没办法提前知道国家的4万亿投资以及产业振兴规划,这都增加了人才预测的难度。”
“我们会先从局部地区、个别行业做起。”这位负责人透露,预测项目已经进入数据收集阶段,预计明年会有初步结果,但需要一定的周期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本报北京3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