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是血色浪漫
他描叙的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复仇的炮火下遭受灭顶之灾而彻底失败的历史时刻。柏林,最后一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科尼利厄斯·瑞恩的这部不朽著作,把人类在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之后留下的珍贵遗产,永远保留了下来。
在宏大叙事的广阔背景之下,作者对于战斗的描写细腻逼真,在文字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复原了战争场景。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写了许多普通人的故事。从普通人视角还原的战争,有血有肉、真实自然。比如作者写道:在二战中那个关键的时刻,“吃饭比爱更重要,躲藏比战斗更有尊严,忍受比赢得胜利在军事上更正确”。语气中几多的无奈折射出的是狂轰滥炸之下一个完全颠倒的世界。
这本书有这样一种力量,它让我们不得不去重新感受和认识战争。由于没有亲历战争,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脑海中战争的图景更多的是一种外界传入的信息综合引发的想象。站在远距离看战争的时候,英雄、荣誉、力量、果敢……战争似乎变成了一种血色浪漫。在弹尽粮绝之后,再看一眼写给深爱的姑娘的最后一封情书,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这种场景似曾相识,它存在于在影视剧中,存在于小说里,存在于很多青年完美的英雄主义情结中……
然而,战争真的并不浪漫。“兵者,国之大事。”“战”是一个分量极重的词,其中意味,只有在有了深入的熟悉和了解之后才能明白。这本书会让我们明白,血色浪漫的印象与战争本身大相径庭。死亡、疾病、饥饿、流离失所……这些是战争的本来面目。
再回到《最后一役》的叙事。数字最有说服力,但终究缺少感性。用遮天蔽日这样的形容词来描叙轰炸机群也嫌生动性不足。作者给出了亲历战争的人才有的印象,他这样写:
暴风雨般的爆炸是如此强烈,结果大气层都被扰乱了。多年以后,幸存的德国人还经常生动地回想到那种奇怪的热风,它突然刮了起来,呼啸着穿过森林,幼树被吹得弯曲下来,尘土和瓦砾被吹到天空。
风暴般的声音使人神志不清。在斯维什科夫中士(苏联红军)的排炮上,炮手们扯着嗓子号叫,但大炮的震荡太强烈了,结果血从他们的耳朵里流淌了出来。
在马尔斯多夫警察局里,书从书架上落了下来,电话莫名其妙就响了。在许多地区,灯光暗淡了,忽隐忽现。一个防空警报器突然狂叫不止,谁也关闭不上。图画从墙上掉了下来,窗子和镜子粉碎了。一个十字架从一座教堂的尖塔上猛地落了下来,到处的狗都凄厉地长嚎起来。燃烧的松树产生的香味,在克佩尼克区的边缘随风飘去。
这是战争真实的惨烈场面,残酷永远超乎人们的想象。一种让人无法承受的痛。不知为何,每每回顾这些文字,脑海中浮现这样的场景——当年,英法联军闯进北京城杀人放火的时候,圆明园里松树燃烧的气味是不是也一样随风飘散。也许,只有内心深切地被那样一些苦痛所触动,我们才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战争,关乎国家安全、民族生存和生命尊严,如果有哪一天被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必须打赢!因为战争失败意味着一切皆失。
正所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不能忘记战争。不要让一种滋生起来的安逸麻痹了我们本应警惕的神经,侵蚀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战争其实真的并不遥远!每一寸和平的光阴,并非来自上天的赐予,而是来自我们每一位为之付出辛劳的人,是创造财富的百姓和以身卫国的军人在为和平埋单。战争不是血色浪漫,我们要做的,是让一腔热血在沸腾之后平静下来,保持着持久的热度,投入到日复一日的细碎繁琐的工作之中。为了持久的和平,我们只有心系国防安全,时刻备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身处和平而不忘战争,才是对军人和国民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