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延安支队抓工作不玩虚招
2005年以前,该支队50%的基层中队和80%的单独执勤点都居住在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窑洞里,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尤其是冬季生火炉或地炉取暖,既不卫生,也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近几年,随着部队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支队党委决心改善基层生活条件。是修建窑洞,还是建造楼房?在官兵中间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有人认为,窑洞具有坚固耐久、冬暖夏凉等优点。也有人认为,窑洞是陕北的象征,老一辈革命家就是住在窑洞里完成革命事业的,舍弃窑洞就意味着放弃优良传统。
支队党委在分析中认为,修建数十孔窑洞,既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不符合落实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弘扬延安精神,关键是要落实到一举一动,体现在一言一行。
为此,支队党委采取“目标单位争取一点、上级机关倾斜一点、支队补助一点”的办法,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将25个住在窑洞的中队、单独执勤点全部搬进宽敞明亮、住宿学习为一体的新楼房。
支队党委还下大力解决基层部队建设中遇到的政治教育缺乏现代传媒手段,执勤设施简陋,官兵们常饱受风寒雨雪侵袭和吃水、洗澡、就医等方面的数百个难题。
一个单位公正用人是凝聚兵心士气的法宝。
原二大队副大队长兼五中队中队长王新强,在驻地自然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多次带领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中队连续两年被上级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在选配大队长人选时,王新强与其他6名干部同台竞争。有人认为,王新强成为候选人只是因为长期工作在艰苦山区,并非素质过硬。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党委不拉“人情票”、不打“印象分”,逐一采取素质考评、实绩评估、群众评议、综合遴选的办法,考核结果,王新强的任职年限少于其他人,但综合考评名列前茅。最终,任职刚满两年的王新强被提前使用。
近年来,延安支队先后提拔使用246名干部,其中提前晋职12人;对5名不用心、不尽责的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并推迟使用,官兵普遍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