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悠与被修理以及资本主义的未来
继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泰晤士报》撰文后,3月29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也接受了BBC电视台的采访。她在详细论述中国对伦敦金融峰会的看法和期待时,提到了有些人吹捧和忽悠中国,这些人给中国戴上“富裕”、“有钱”和有大量储备等等各种帽子,但别忘了,中国的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意思就是,别再把中国当“呆子”。她这样在别人的地盘讲中国的故事,肯定不是第一次。马克·戴维斯发表在《悉尼先驱晨报》的专栏文章,在赞赏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章均赛展示软实力艺术时,也提到了他的前任傅莹大使。文章说,中国的外交使节善于交流和沟通。
交流的前提是倾听,我们得习惯被吹捧或者被指责。“德国之声”就送给中国一顶大高帽,其署名文章说,德国智库“德国外交政策协会”在政商学界的精英人士中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88%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将在20年之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76%的人认为,20年后中国将保持仅次于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政治强国的地位。20年后中国的政治体系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还没有人能回答。但从世界秩序的角度来看,中国保持稳定是必要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声音听起来都那么悦耳。约翰·弗雷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的专栏文章中就提出,中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带头走向世界新秩序。作者在列举了诸如最晚陷入金融危机、增长仍然积极等正面因素后,笔锋一转,直指中国面临的一大堆问题。
扮演先知先觉者的还有罗比恩·麦迪思。他在《福布斯》发表的专栏文章中认为,身为伦敦G20峰会东道主的戈登·布朗,试图打造应对经济危机的“全球新政(globalNewDeal),不过这一愿望可能落空,因为G20峰会其实只是中美的G2峰会,没英国人什么事。中美在推动世界经济的同时,又相互争斗。
争斗需要实力,美国还有多少本钱呢?对此,“德国之声”记者亚思明从亢奋中表现出了“清醒”。他在专栏文章中指出,奥巴马当选前后俨然是现世弥赛亚,但到了他作为美国总统首访欧盟时,人们对他的期待已经变得更为理性。当奥巴马要求欧盟加大经济振兴方案的刺激力度时,巴黎和柏林纷纷背过脸去不予理睬。这表明美国对全球的统治力开始衰退。
但美国人惯于将责任推给别人。美林达·刘在《新闻周刊》发表的专栏文章中说,在经济衰退之下,美国正被中国修理。民间爆发“修理美国(America-bashing)”风气,使得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变得强硬。文章甚至提到中国将在青岛展开海军阅兵,是1949年以来最大一次海上力量展示。他借此调侃了一把《中国不高兴》的作者,说这种姿态也许能让他们不那么“不高兴”。
“战争太重要,但不能把它交给将军们。”——法国政治家乔治·克列孟梭的这句名言,被吉姆·霍格兰借用到《华盛顿邮报》专栏文章中反思美式资本主义,他改造成了另外一个版本:管理美元太重要,但不能把它交给美国人。全球金融危机让欧洲和亚洲国家确信,美国人挥霍无度,而美元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消费癖好。作者担心美式资本主义将在G20峰会上受到模拟审判。而同样忧心忡忡的还有《纽约时报》,该报社论认为,G20峰会上盎格鲁-撒克逊式的资本主义将经受考验。
英国《金融时报》似乎更有先见之明。该报在峰会前就刊发“资本主义的未来”的系列文章,提到经济自由化是否终结,人的“兽性”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等命题。参与争论的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和阿玛蒂亚·森,前者依依不舍地提醒“勿让金融危机葬送资本主义”,后者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不需要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否有未来,金融危机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