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皓:当好“大当家”要靠脚和心
“春耕生产要开始了,灌渠要连网成片。”雨打在曾正皓脸上,顾不上打伞的他匆忙地与记者交谈:“村里经济困难,这次我自掏腰包670元买来15根涵管,组织17名村民义务安装。”
已是中午12时,曾正皓没有半点去吃午饭的意思,“春耕生产耽误不起啊。”
2008年,从湖北警官学院毕业的曾正皓放弃了公务员的“铁饭碗”,“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的他在父亲的支持下“跳回农门”,志愿回到家乡孝昌县,任孝昌县卫店镇邹湖村支书助理。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拉家常,学说“农民话”,实地考察田间道路、水沟、堤坝,他很快和村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
三个月后,邹湖村召开村“两委”换届选举,曾正皓以绝对优势票数当选村支书兼村主任,成为1300多名村民的“当家人”。湖北省委组织部介绍,去年全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800多名大学生“村官”中,有115人当选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为村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其中只有一人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就是时年23岁的曾正皓。
当家才知油盐贵。尽管此前已做好心理准备,但是上任第一天,曾正皓还是感到了巨大的落差——老支书带他到村里转,他见水坝已经破得无法蓄水,便问怎么不修。“哪有钱!村里还欠着几千块钱的外债!”老支书无奈地回答。
在村民眼里,这个戴眼镜的小伢只不过是来走过场的。在村干部眼里,小曾比他们孩子也大不了几岁。曾正皓要服众、要当村民的家,得拿出真本事。
“光靠一口熟练的本地方言肯定不够,得靠脚和心。”曾正皓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大当家”的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京九铁路穿村而过,但长期没有地下涵洞,村民出行非常不便。曾正皓多次与铁路部门协商,今年1月,两个涵洞终于竣工了。随后,700米长的村组公路也铺上水泥,现在村民开着拖拉机拉着新鲜的农副产品进城,高兴得直夸曾正皓能干。
去年12月,邹湖村“乡村清洁工程”道路硬化工程启动,曾正皓多次召集村两委干部集体研究、并充分听取村民代表意见,5次召开村民代表扩大会议,一周内顺利拿出了村民们接受的施工方案。曾正皓放不下这个辛苦争取来的项目,不分日夜监督工程质量,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回到镇上的宿舍。
村里经费紧张,曾正皓到处“化缘”。邹湖村田间道路维修遇到资金缺口,曾正皓主动捐出一个月的工资1250元,受他影响,全村群众自愿集资修路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在今年邹湖村的新春茶话会上,全村自愿为修路捐款19080元,出义务工38个,邹湖村田间道路出行难成为历史。
年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了村民外出打工,春节还没过完,曾正皓就带领54名村民前往孝感“赶集”招聘会。今年3月,村两委重点讨论了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最后决定将40亩邹湖对外承包,发动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创业,搞水产养殖,目前正在与相关农户洽谈。“村里的远景规划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返乡创业,搞多种经营致富。”曾正皓话语中充满自信,“我们村短时期确实很难发展成现代化的新农村,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多优惠政策,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村民一定能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