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8日
星期

我的地震经历:恐惧缘于地震之外

丰贤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08    [打印] [关闭]
    4月6日22时22分,合肥市肥东县发生3.5级地震,有300多万人的合肥市区普遍有震感。当夜,诸多合肥市民走出家门避震。

    地震发生时,我正斜靠床头翻阅杂志,一刹那的晃动让人莫名其妙,持续时间大约有二三秒。第一感觉是楼上的住户搬东西动作太大了。随即,联想到刚在网上看到的当天意大利和北川的两条地震新闻,莫非地震了?这时,楼下的狗叫得厉害,已经有居民跑到室外,外面开始喧嚣起来。恰好,有朋友发来短信:“刚刚地震,感觉到了吗?”果然,发生地震了。

    当时,最担心的有两点:一是开发商给我建的房子质量是否可靠;二是来自官方的地震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可信。基于对这两点考虑,我保持了镇定。

    我的住房位于城区中心,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的机关小区,和现在的商品房比,房子抗震性可能会更好。通过汶川大地震我明白,只要房子不是“豆腐渣”工程,即使发生8级大地震,也很少会在顷刻间粉碎,大多是开裂、倾斜和局部倒塌,人是有时间逃出来的。

    地震发生时,每个人对外界的信息渴求是非常强烈的。地震发生在22时22分,大约两分钟后,当地的市民论坛上,就有网友发出第一篇关于地震的帖子。

    很多没有震感的市民,是在获知地震信息后开始出门躲避的。由于没看到官方的权威信息,我和朋友们通过各种途径交换信息。一时间,手机网路竟然堵塞。大约10分钟后,有朋友传来消息:地震发生在距离我们20公里左右的肥东县,震级为3.4级。

    紧接着,22时40分左右,中国广播网、凤凰网相继发出了地震新闻,中国地震信息网也发布了来自安徽地震局的地震信息。大约一个小时后,当地的电视、广播媒体开始播出地震新闻。

    官方的信息披露后,小区楼下的人们逐渐散去。我也顿感释然,与朋友互道晚安后回家睡觉。

    次日清晨醒来,打开手机,一连收到两条“安民”短信,分别来自合肥市政府和安徽省地震局,发送时间分别是4月7日0时25分和2时50分。

    我翻开当天的早报,当地4家早报的头版头条也都是有关地震的信息,地震级别由之前的3.4级修正为3.5级。接着是一百公里外老家打来的问安电话,我们办公室的同事们也开始分享昨夜的“逃亡”经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