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8日
星期

撤掉驻京办,断不掉进京路

毛建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08    [打印] [关闭]
    最近,山东潍坊市将包括驻京办在内的北京、上海、深圳等该市11家驻外办事处全部撤销,所有资产处理、人员安置等在3月底全部完成。(《南方都市报》4月7日)

    这对于潍坊乃至更广大地区的人民,无疑是一个值得欣喜和期待的消息。主流民意一直乐于见到“驻京办”撤销,但骤然看到这样的新闻时,还是有些吃惊。

    按照潍坊市人事局副局长张廷贵的介绍,潍坊市驻外办事处普遍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驻外办事处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提供信息服务、采购原材料、推介产品、招商引资、接待服务等。现在撤销是因为它已完成历史使命。“驻京办”的历史使命今天真的完成了吗?

    “提供信息服务、采购原材料”这样的使命或许已经完成,但“推介产品、招商引资、接待服务”这样的使命应该还没有完成,因为我们还很少听闻哪一个地区说自己不要招商引资了。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今天驻京办还衍生了一个新使命“跑部进京”。难道,“跑部进京”的使命也完成了?

    就在年前,随着国家先期扩大内需资金1000亿元的下发,相关部委周围的宾馆一片爆满。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打开近期地方报纸,总能见到争项目、资金的喜讯。1000亿元下去了,还有四万亿;四万亿完了,还有常规资金、项目,难道地方真的不要“跑部进京”了?

    畅销书《驻京办主任》已经给我们不少启示:资金、项目是面向全国的,凭什么给你不给他?这其中难道没有人情、面子等说不清的因素?在上争资金中还有一个公开秘密,那就是上争费用。项目实际资金和中央实拨资金之间一般都有资金差,那就是公关资金,这部分到哪里去了?这就是驻京办存在的价值。在这一现实下,哪个地方先撤掉“驻京办”,就会先吃亏。

    当然,潍坊撤销驻京办是事实,也是大好事。但舆论对“驻京办”的诟病并非这个机构本身,而是它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只要决策不透明、不科学,只要有弹性空间存在,只要地方有“跑部进京”的动力,那“驻京办”仍有存在余地。或许,有些地方顺应机构改革方向、顺应民意呼吁而取消了“驻京办”,但撤掉了“驻京办”停不了进京路,驻京办其实在以虚化或其他形式继续履行着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驻京办”聚焦了过多关注目光,撤掉倒也方便“跑部进京”。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