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4日
星期

媒体要警惕麦卡锡式报道

刘福利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14    [打印] [关闭]
    麦卡锡是美国二战后麦卡锡主义的代表人物,作为参议员的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掀起了一股反共浪潮。而当时的新闻媒体在对麦卡锡言论进行报道时的表现,值得我国当下的媒体反思。

    麦卡锡几乎每天都发表讲话,无中生有地指控大批美国人为共产党人或亲共,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当时在美国的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钱学森也因此受到联邦调查局的传讯。而媒体对麦卡锡众多的言论都作了有闻必录式的报道,致使麦卡锡主义很快席卷全国,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人人自危。当时的媒体之所以这样报道,主要受纯客观主义新闻原则的影响。根据这一原则,即使记者明明知道麦卡锡在撒谎,他们也要把这些谎言如实告诉公众,让公众自己去判断真伪。这是新闻史上暴露纯客观报道弊端的不可多得的事例。至麦卡锡身败名裂时,美国的新闻界也已声名狼藉。

    如果翻一下最近几年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媒体对名人言论的这种不分真伪、不加选择的纯客观报道,逐渐多了起来。见诸报端的专家、明星言论越来越雷人。比如最近,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指出“老上访专业户,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教授董藩说:“现在离婚率比以前高了很多,理论上离婚就需要两套房子住人。未婚同居的人现在大量增加,同居也是需要房子的”。有好事者甚至还整理出“中国2008专家雷人语录”,发布在网上。这些有悖常识、有悖道德抑或缺乏基本依据的言论,仅仅因为是出自名人之口,就被媒体和盘端出,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应。

    一些美国记者在反思对麦卡锡的报道时认识到:报纸如果像传声筒那样传播某些事实,就可能被人利用,可能危及公众和国家的利益。遗憾的是,许多媒体在眼球经济的诱导下,不断利用某些公众人物的雷人言论,刺激公众的神经。只要是名人说的话,在媒体的眼里都是新闻;而且似乎越是荒唐的言论,媒体越乐意报道。常常是,一个雷人的言论出来,网上顿时沸沸扬扬,先是网友发帖和留言,接着是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时评进行批判。热闹了没几天,又转战下一个话题,如此反复。但是,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在媒体的版面或时段有限、公众的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断章取义地讨论“99%的上访者是否有精神问题”到底有多大的社会意义?!

    在我们这个处在剧烈转型期的国家,需要讨论的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太多太多。还是以孙东东事件为例,讨论精神病人是否应该被强制送入医院,比讨论99%的上访者是否有精神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但众多媒体都把后者内容以大标题的形式设置给公众,而让前者淹没在数千文字之中,公众因此对后者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前者。类似这样在同一篇报道中真正有意义的话题被淹没的现象并不鲜见。这可以看作是新闻学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如果说50多年前美国新闻界对麦卡锡的报道主要受纯客观理念的束缚,那么在当下中国的一些媒体,对名人言论选择性地大加炒作,原因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