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
星期

新闻漩涡中的施粥小老板

本报记者 蒋韡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15    [打印] [关闭]
    他是个谨小慎微的生意人,想做些善事,在义乌办了个施粥铺,向那些没有工作的打工者提供免费早餐。他的粥铺引起种种评价,也招来不少麻烦,最后还不小心给政府“抹了黑”。现在,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粥铺会不会得到政府承认——

    林如新终于如他自己所愿,在知天命的年龄,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

    他本是个平常的小商人,拥有几套房子、一家提供礼仪服务的小公司,在浙江义乌也算不上有钱人。但他想到了一个让自己成名又能积“功德”的好法子——施粥。在组织了65天施粥后,施粥活动按原定计划结束了。

    关粥铺引起了他预料之外的更大的新闻效应——两天之内,十几位记者从外地赶来,中央电视台一个摄制组从北京来到义乌,专门拍摄施粥铺的故事,而且一拍就是3天。

    他的客户焦急地等在办公室里,要和他商讨合约价格——一个价值几千元的开业典礼上的礼仪服务。林如新却满不在乎地指着摄像机:“瞧见没,中央电视台在采访,你就多等一下咯。”

    林如新老家在温州,一个以精明从商闻名的地方。和大多数老乡一样,他选择到外面闯荡。1988年,林如新来到义乌,开始在印刷行业打拼。在日子好起来的同时,他却和妻子离了婚,他给的理由是长期两地分居。

    “我一点也不精明。”林如新反复强调。他和在义乌结交的女友一起,创办了一家印刷厂。生意还不错,可每年从他手里错给客户的钱,就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女友最终无法忍受,独自揽起了印刷厂的生意,林如新则开设了一家礼仪公司,以婚庆和庆典业务为主。业务并不太好,他甚至从女友那里借了28万元,而且借了不还。

    每次喝高了,他总是跟好友魏连松说,“这辈子我要干件大事!”有一次,魏连松提到,温州红日亭有人施粥。林如新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催着魏连松上网给他查相关新闻。到了2009年春节前,他告诉魏连松,自己也决定施粥。

    魏连松表示反对:“你这是作秀吧,想出名?”

    反对不成,魏连松决定还是支持这位最好的朋友。春节前,两人一起置办了大锅、碗筷、桌椅板凳,还开车到乡下寻找做馒头的店铺。正月里,林如新给朋友打电话拜年,重点是“推销”自己的施粥活动:“把你们的朋友都叫来帮忙,没空?那叫你丈母娘来帮忙!”

    正月初六,林如新的施粥铺开张了,施粥地点选在义乌市中心的劳动力市场门口。外地人到义乌找工作,那里肯定是第一站。这个地点是林如新精心选择的。他研究了一下当前形势,觉得最困难的人是来义乌的打工者,他们也是“党中央最关心的弱势群体”。而且这样一来,义乌的施粥活动就和温州红日亭以面向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施粥有了明显差异。

    早上4点,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林如新就带着员工出门了。他和往日一样穿着西装,只随便套上一件白大褂,和员工一起把桌椅、锅碗一点点从二楼搬到楼下,运到劳动力市场门口。5点,他开车去乡下取馒头。7点,馒头和粥运到,随即引发了民工的哄抢。有人抢走了整整一筐馒头,大约260个。林如新顾不得面子,带着员工追上去把馒头抢了回来。他双手叉腰,气乎乎地责怪对方:“这是做善事的馒头,你也敢抢去卖?你缺德啊!”

    如果不是因为在公共场合,林如新说不定和那个抢馒头的人打起来。他50岁了,却仍有着年轻人的冲动。有一次,一个员工出言顶撞,两人互不相让,都动了拳头。

    施粥是林如新心里的大事,他太想办好这件事了。他甚至想到了每个细节:粥桶是用胶条封好送来的。一桶不发完,绝对不拆另一桶的封条,以保持卫生。负责分粥的人,要带上一次性手套和口罩。说起这些,他有点小小的得意:“别看我是个男的,我心思可细了。我管印刷厂时,废品率特别低。”

    施粥从7点开始,接续到8点多才结束。林如新发现,一些普通市民也加入到排队领粥的行列,这实在不是他施粥的本意,于是决定将施粥提前到6点半,大约在7点多结束。这样一来,来排队的大多是民工。施粥铺因此得名“六点半暖粥铺”。

    在林如新看来,民工是这个城市最需要关怀的人群。“他们不是乞丐,很多人也想靠自己的劳动养家。只是运气不好,一时没有找到工作。而且义乌的经济、义乌的小商品,不都是这些民工做出来的吗?来排队喝粥的人,只要有一个人因为喝粥有了力气,能找到工作,就是有意义的事。”

    粥铺开张后,首要困难是人手不足。魏连松给义乌电视台和报纸打电话“爆料”,当地媒体一则豆腐块大小的报道,还真引来了不少志愿者。在义乌小商品城拥有自己摊位的“绿叶”夫妻,第二天一早就赶来帮忙。他们在施粥过程中被感动,很快招呼了一些热心公益的朋友一起参与。

    最初15天施粥的资金,是林如新自己捐的。每天4大桶粥,大约能舀一千碗,2000个馒头,加上小菜、运费,以及有人偷碗带来的损耗,大约1200元。最初,他设想就做15天。谁知道在施粥过程中,林如新和志愿者们“都被自己的善举感动了”,大家决定继续做下去。而筹集资金的重任落到林如新身上。

    最初,这个小老板活跃于义乌的各种商会,以及寺院,在他看来,前者有钱,后者有善心。出乎意料的是,最开始他居然“没化来钱”。魏连松陪着林如新一起筹款,他认为筹款失败的原因,是林如新“口气太大了,说话也东一句西一句的,没重点,别人怎么相信你”?

    在媒体报道后,一些好心人和机构捐了钱,使得原定15天的施粥延长到了65天。而民工“汉玛”,吃了六点半暖粥铺的馒头后找到工作,跟老板和工友借了400元捐给“六点半暖粥铺”。这让林如新也感动了一回。

    施粥也惹来了些麻烦。魏连松觉得,这得罪了不少人。“那些交了租金在市场门口开小吃店的,早上都没了生意”,而林如新公司的员工们天不亮起来施粥,他也不给人加工钱,“大家嘴上不说,其实都不太情愿,总找理由请假。”

    有人质疑林如新是拿募集的钱让个人出名。一些义乌工厂主在饭桌上挤兑林如新的女友,说她家男人出名了,“把民工养饱了,嫌招工待遇不好,都不去工作”。女友也忿忿地说他“钱多烧得慌”!

    而志愿者们都觉得,穿着西装、挺着肚子,“笨拙得像只企鹅”的老林人不错。10年前,魏连松的战友车祸受伤,是素不相识的林如新花钱雇了板车,送到医院去。魏连松因此才认识林如新。

    在这些身边人看来,林如新缺点也很明显。他往往“口无遮拦”,经常和人说自己的臭事,比如以前造假被工商查过,或者缺钱的时候,偷女朋友的衣服出来卖,能卖几十万。记者来采访时,他甚至很不合时宜地曝些个人隐私,搞得记者们对他的话充满怀疑。

    4月4日清明节,按照先前的约定,志愿者们决定关闭施粥铺。这个决定在3月份就商定了,因为大家怕天气变热,馒头和粥的质量难以控制,建议过些日子再改施凉茶。大家还为此写了保证书、签了字。但林如新又“口无遮拦”了一回,他转身就对媒体说,关闭粥铺是因为卫生部门来检查,说卫生不合格。

    报纸原封不动地转述了他的话,然后经过网络转载,成了轰动新闻。舆论对施粥铺关停一片惋惜之声,许多评论甚至从制度层面进行反思,批评政府部门“为何不给民间慈善一条活路”。因为打电话来的记者太多了,他索性关闭了手机。

    4月7日,义乌市卫生监督所的所长陈丹誉不得不出来“辟谣”,说施粥铺不归卫生部门管理,卫生部门虽然有人曾经去施粥铺问询,但并未执法,也没有要求取缔施粥铺。第二天,林如新应邀去了趟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卫生监督所所长见了面。

    那一天,回到公司后,这个大嘴巴一改往日咋咋呼呼的作风,一个人低着头,什么也不肯透露。

    记者们不知从哪找到他的地址寻上门来,他才又开始打开话匣子:“我认为政府应该开放民间慈善,民间慈善机构只需要备案而不是审批。”到那时候,他决定,搞个基金,做全国最专业的施粥。

    林如新打心眼里羡慕温州红日亭的施粥,因为他听说温州市委书记也去那里喝了一碗粥,留下2000元钱。“这说明温州政府支持啊!”

    顿了一下,他似乎又想起什么,赶紧补充:“其实义乌市政府对我的施粥也是隐性支持的。我的施粥铺开了65天,城管从没找过我麻烦,两个环卫工人每天过来帮着扫地,市社会劳动保障局提供免费场地让我放桌椅,还免费提供自来水。媒体也帮着报道,说明市政府还是支持我的。”

    记者离开时,他特意追到门口嘱咐:“我知道你们记者不写批评政府的文章没人看,但我拜托你了,你千万别再骂我们市政府啊,我还等着市政府承认我呢,真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