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7日
星期

如何看待6.1%中的积极变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刘铮 江国成 雷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17    [打印] [关闭]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速6.1%,同时表示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

    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的背景下,怎样看待这一增速?中国经济积极变化的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能否巩固和发展?国家统计局权威人士和宏观经济专家对此进行了解析。

    “一季度6.1%的经济增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蔓延,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的形势下取得的,是很不容易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李晓超把经济积极变化概括为“两个稳”“两个快”“三个高”“三个缩小”。即工业生产运行企稳,农业发展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加快;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创单季新高,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社会信心在提高;出口降幅缩小,财政收入降幅缩小,发电量降幅缩小。

    “判断中国经济是否企稳,关键看工业。”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工业是中国经济的“大头”,农业和服务业增速一般比较稳定,只要工业增速上去了,经济增速就会上去。

    姚景源介绍说,3月份,超过80%的工业行业、接近70%的省份的工业生产、超过60%的工业产品,比前两月增速加快或降幅减缓。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降幅逐月缩小,也说明工业情况在逐渐好转。工业呈好转之势,中国经济自然出现积极变化。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一季度投资实际增速超过30%,而正常情况下投资实际增速一般在18%左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好转,固然有经济基本面和支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等原因,中央采取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四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果断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扩大内需,大规模增加财政投入,调整和振兴产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统计显示,一季度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87.7%,这预示着未来投资将保持强劲增势。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特殊时刻,投资再次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还是初步的,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尚难判断,国内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好转迹象能否转变为趋势性变化还有待观察。”姚景源指出。

    李晓超认为,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下行的较大压力,促进经济回升任务艰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隆国强指出,虽然出口降幅正在收窄,但单月出口额已从去年10月份的1400多亿美元掉到今年3月份的900多亿美元。现在还看不到欧美经济企稳的迹象,今年中国外贸形势严峻。

    工业增速虽有所反弹,但仍处低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5.1%,只有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许多企业开工不足,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尖锐,也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前两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下降。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调整产业结构都是相对长期的过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大量过剩产能借市场倒逼机制进行淘汰,也是痛苦的过程。

    李晓超表示,宁可把困难想得严重一些,做好各种应对预案,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