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7日
星期
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举措

北京:努力让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毕业生都就业

新华社记者 李江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17    [打印] [关闭]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北京市全力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引导和帮扶工作,努力让每一位有就业愿望的毕业生都能就业。

    对于大学生就业工作,北京市各相关部门领导干部都非常重视,分析形势,研讨对策,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举措。各高校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学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关系学校发展的大事来抓。许多高校领导与毕业生面对面座谈,了解学生想法,帮助他们分析形势、合理确定择业定位。

    从2008年11月至12月期间,北京市教委联合20余所高校共同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服务月活动,共安排了32场“双选会”,约3000家用人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3万多个岗位。对于参会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全部免费。市教委2009年全年计划组织各类双选招聘会70场以上,组织招聘单位4000家以上,提供6万余个岗位,其中举办京外单位招聘会5场。为提升招聘质量,坚持会前公布招聘岗位的“透明办会”制度。还充分利用北京大学生就业之家,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

    各高校也加大校园“双选会”的举办力度,与往年相比,各学校今年举办大型“双选会”的场次多、频率高、时间提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

    除了提高场地招聘会的数量和质量,北京市还积极利用网络召开网上“双选会”,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介绍。北京市教育人才网专门开辟专区进行教师在线求职和学校在线招聘。市教委全年计划举办网上双选招聘会5场以上,组织招聘单位2800家以上,招聘职位1万个以上。此外,还与各省区市毕业生服务机构网站链接,提供部分省区市的毕业生招聘信息,提供各省区市的就业政策、接收毕业生手续流程和联系方式,为高校和毕业生提供方便。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程莉是上海女孩,读研究生期间参与国家发改委四川灾后重建基础调研,深入汶川等重灾区,对灾民做大规模的入户问卷调查。她主动放弃了北京、上海等多个大单位的录取机会,报名参加了四川省选调生考试,并顺利通过,今夏毕业后她将到汶川县做一名公务员。

    像程莉这样自愿去基层、去西部工作的毕业生在北京高校越来越多。近几年,北京市下大力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北京市将宣传与重点指导相结合,依托校园、社会媒体,宣传政策措施和基层就业典型,形成到基层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创编话剧等形式,推出一批在基层创业的毕业生典型。启动以“创业从创意开始”为主题的创意文化节活动,组织成功企业家到高校宣讲创业历程和成功经验,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创意文化活动,深化创业教育,推动创意成果向市场的转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和平台。

    北京市还开展以帮助学生了解基层、认识基层为主题的红色“1+1”主题实践活动,支持学生党团组织与基层单位共建,熟悉北京市情、民情。努力把毕业生凝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

    就业问题事关千家万户,北京市要求各高校高度关注就业困难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工作,做到情况了解,数字清楚。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经济补助,减免其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录的报名和体检费用。组织开展北京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发动辅导员深入毕业生群体开展“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压力和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每人发放5000元,用于就业辅导和求职补助。北京语言大学对于到京外求职的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予以报销部分或全部交通费。其他许多高校也出台多种措施,加强对困难群体帮扶,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据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介绍,北京计划用3年建立100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零过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石油石化企业创建了101个实习实践基地、45个研究生企业工作站,每年组织100多支团队奔赴油田厂矿进行就业见习和实践活动。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