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7日
星期
见习基地遭遇“冰火两重天”,专家呼吁大学生——

珍惜见习机遇 切忌挑肥拣瘦

建议大学生更多选择去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见习
本报记者 文静 实习生 李春莲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17    [打印] [关闭]
    4月16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操场旁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的千余名大学生,带着期待的心情和精心准备的简历,寻找见习岗位。20余家“见习基地”的企业工作人员,忙着介绍见习岗位的要求,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对符合要求的应征者,工作人员直接将简历留下,表示将尽快通知其面试。

    为了帮助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资委等7部门共同制定了《“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决定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目前,团中央已经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8835个,提供见习岗位279059个。这些举措,为高校和企业间架起了沟通双选的桥梁,也为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寻找实习岗位的大学生,不看招聘岗位与自己的专业是否相关,一见是知名企业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就把简历“奋力一投”。而一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见习基地,问津者并不多。

    在今天首都师范大学的“见习基地进校园”活动现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咨询台前围满了前来寻找实习岗位的大学生。该出版社的岗位需求上明确写着“招收计算机、信息工程类专业的理工科见习生”,可是,很多学美术、历史、外语专业的学生,根本不看,都想来见习。

    “现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以后想去好单位工作,见习经验非常重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鲍丽达说,尽管自己所学专业与招聘岗位不对口,但是“还想找个大单位去见习,为自己积累一些好的实习背景”。

    该出版社工作人员赵宏说,出版社希望招收重点大学、专业对口的研究生,很多大学生不分专业、不分岗位地盲目投简历,既给招收单位筛选实习生增加工作量,也造成简历白白浪费。

    不久前,在北京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举行的第一批面试中,华旗资讯数码科技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两家单位,受到大学生热捧。根据两家招聘单位提供的资料统计,他们共收到见习申请1155份,经过筛选进入面试的不到100人。华旗资讯和国开行一共招收15名见习人员,为销售实习生和助理岗位。由于报名学生很多,录取率仅为1%左右,可谓是百里挑一。

    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设立的见习基地,多数大学生不感兴趣,有的见习基地挂牌后一直无人上岗。

    “一共来了20多个大学生,3天都呆不了就走了。”北京默奥机车车辆研究所负责青年见习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这些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到岗第一天,就对企业的相关培训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第二天就请假,有的干脆不来了。还有一些学机械、机电一体化的学生,打算让他们跟老师傅学技术,但是这些学生“眼高手低,跟不上”。

    “企业设立见习基地的初衷是给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也便于企业选才,降低用人风险。但是,目前的效果很不理想”。据这位工作人员了解,不少中小企业都出现类似情况。北京默奥机车车辆研究所“有点想打退堂鼓,不太愿意接收见习生了”。

    绿谷正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文玉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社会对见习基地相关政策的宣传不是很到位。“开始的一段时间,申请者集中投了一些简历,以后就很少了,我们进行面试的很多学生都不了解见习基地的相关政策。”二是大学生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见习基地了解少,导致大企业、国有企业见习基地挤不进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无人问津。三是申请见习的报名途径比较单一,大多数申请者通过网络进行报名,很多人把一份简历投给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单位,哪个单位有回音就到哪里去看看,造成见习人员流动过快。

    陈文玉建议,学校和企业应该建立长期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和实习机制。比如,师生定期到企业参观考察调研,企业信息和岗位要求链接在学校的网站上,随时进行实习岗位发布等,切实增加企业和学校的联系。“否则的话,企业长期招不到合适的学生,学生不能到自己合适的岗位上去,双方都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专业大三学生刘利君,在这次“见习基地进校园”活动中,与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初步达成见习意向。她说,仅通过网络或报纸上公布见习基地名单来了解企业情况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该多举行类似见面活动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见习基地和岗位的情况,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

    有关专家呼吁大学生,要珍惜见习机遇,不要挑肥拣瘦。要调整见习和就业观念,认清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更多地选择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见习。高校也应加强宣传,让大学生了解见习基地的相关情况,引导更多的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见习。

    本报北京4月16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