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民“黄金屋”里阅乾坤
“我们都管这个书屋叫致富屋、黄金屋。按村里文化人的说法,这书屋里有乾坤呢。”王志忠说。
截至目前,吉林省已建成农家书屋2608个。由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该省“不仅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农家书屋建设计划,而且农家书屋投入使用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部门行为”上升为省委省政府行为
2007年是吉林省农家书屋建设的起步之年。筹备期间,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几位领导亲自带队到各地农村调研。调研回来,全局上下形成共识:“要集全局之智,倾全局之力,把农家书屋工程列为一号工程,扎实推进。”
吉林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农家书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吉林省委书记王珉指示:“省财政要逐年提高投入比例,确保完成全省建设任务。”省长韩长赋也多次听取农家书屋工作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
“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吉林省农家书屋建设实现了高点起步。”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胡宪武说。
据了解,“农家书屋工程”开展之初,其他省市都是由几部门联合发文,而吉林是全国唯一由省委、省政府直接发文的省份,由此使该项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省委省政府的行为。
为全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吉林省成立了由新闻出版、教育、农业、科技等20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日常工作机构。在一些地市,市委书记或市长亲自挂帅,担任农家书屋建设小组组长。如今,该项工程已连续3年被列为吉林省政府重点工作。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坚强的组织保障,成为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强力推手,也为在全省迅速掀起建设热潮提供了可能。”吉林省农家书屋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张晶昱说。
“我们打的是一场全民战争”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吉林省在建设农家书屋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为解决这一难题,吉林省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由各级政府主导,财政给予全力支持;一方面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援建,形成强大的多源头支持。“我们打的是一场全民战争。”胡宪武说。
据介绍,2008年,吉林省财政年度预算封盘后,在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韩长赋、副省长陈晓光全力调度下,省财政又为农家书屋工程追加建设资金1500万元。截至目前,吉林省为农家书屋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
为鼓励社会各界捐赠,吉林省规定:凡捐书1000册以上、捐款两万元以上,即可以捐赠机构或捐赠者个人名义对书屋命名;工商企业捐建支出在年度应纳所得税3%以内的部分,允许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
长春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一年覆盖,三年建成”的目标,即先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500册左右科普读物,投入运行后,陆续增加出版物,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如果按原规划,有的村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建成书屋,让农民等得太久了。”长春市市长崔杰说。
为实现“一年覆盖”,长春市政府发布了《致广大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援建。2007年年底,该市财政又投入400多万元,一次性采购图书95万册,在全市1600多个行政村都建起农家书屋。
辽源市经济总量较小,财政收入有限。立足市情,他们采取“六结合一奖励”措施,把农家书屋建设同市级领导包村、城乡联手共建、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等相结合,经验收合格后,由市财政给予奖励。
为加快建设速度,辽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家书屋”捐赠活动,随时在报纸上公布捐建动态。市委、市政府还向全市102家“实力”单位发出捐建倡议,凡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购书支出,均可在办公经费中列支。
社会捐赠以书籍、桌椅、电脑为多,报刊很少。为解决这个问题,2008年7月,吉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荀凤栖,亲自协调省内各报刊社,向农家书屋免费赠送优秀报刊15种,仅此一项,节约了采购资金168万余元。同时,吉林省报刊发行公司主动承担起免费投送工作,不但放弃了40%的利润,还投入50多万元用于补贴配送。
“省财政厅在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在出版物品种、价格、样式方面,充分尊重出版局的意见,在发行配送过程中,发挥图书发行主渠道的作用,也为农家书屋建设节约了大量成本。”胡宪武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6月,社会各界已累计捐款200多万元,捐书80多万册。”张晶昱告诉记者,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也唤起了农民兄弟的建设热情。在国家级贫困县白山市靖宇县,“村民们甚至纷纷自发从家里搬来桌椅,自己拿来钢筋焊书架”。
双翼并举,农家书屋生命力更旺盛
记者到吉林市江北乡官地村采访时,村里的农家书屋正在举办“农业种植施肥技术”讲座。村民们一边听,一边翻书记笔记,挤了满满一屋子,主讲人是市科协邀请来的农业专家。
“过去有两个难题,一是没书可看,二是不会看书。农家书屋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村民李铁钢说。
原来,吉林市把农家书屋工程和农村科普工程相结合,既加快了建设速度,又实现了优势互补,拓宽了农家书屋的功能。
由科协系统推出的农村科普工程,要求在每个村“建设一个科普站、一个科普宣传栏、设立一名科普宣传员”。农家书屋与科普工程相结合后,书屋同时肩负起科普站的职能,农民在书屋遇到看不懂的科技内容,可以及时反馈给管理员,由科协组织有关专家前来作讲座;书屋需要补充科普书籍时,则由科协负责投入。
“双翼并举好乘风”,把农家书屋与当地其他重点工程或特色活动相结合,借势发展,互为补充,是吉林省各地的普遍做法。
吉林市桦皮厂镇平胜村,有1500多户人家。2007年,吉林市农科院在此开展小康村建设项目。农家书屋工程启动后,市新闻出版局为该村配置了两万多元的图书,900余种音像制品,农科院则捐赠图书3000册。根据共建方案,农科院经常派老师到书屋讲课,指导村民读书、用书,并且建立了专家联系制。
去年,村民王岩在书屋借到《农业实用技术手册》,书中介绍,施用“玉米壮丰灵”可以提高抗倒伏能力。农科院老师到书屋作讲座时,王岩特地请教了配药、施肥办法。几天后,村里刮大风,王岩家玉米安然无恙,村民们知晓“秘密”后,纷纷到书屋查看这本书,并按照书屋提供的电话,向农科院专家周凤兰请教。
“既有‘教材’,又有老师,这农家书屋能不火吗?”王岩笑呵呵地说。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则把农家书屋作为该州“全民阅读工程”的载体,在书屋举办农业知识讲座、专家荐书、故事会等活动,依托书屋开办农民夜校,把农家书屋“由静态变为动态”,大大增强了对农民的吸引力。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可供借鉴。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灵魂。”胡宪武说。
在具体实践中,吉林省始终秉承创新理念,鼓励各市州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农家书屋建设道路。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抽查中,吉林省各农家书屋平均得分97分,部分书屋获得满分。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来吉林考察时评价说:“吉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扎实、认真,具有创造性,走在了全国前列。”
本报长春4月17日电